爬山人生感言
登山感悟
登山,游山是泰山人生活的一部分。
盡管住在山腳下,但緊張的節奏,忙碌的工作,把生活的空間添充的滿滿當當,很少有機會和大自然親近。
每每早晨匆忙趕班時,看到來來回回登山晨練的人們,眼中充滿了羨慕與期待。
。
。
周日上午結束授課后,就謀劃著下午的登山。
睡過午覺之后,匆忙著裝上山。
從家到紅門只用了幾來分鐘時間,走到“孔子登臨處”牌坊前,其東側立有一塊石碑,上書“登高必自”。
泰山的文化底蘊深厚,碑文石刻眾多。
“登高必自”碑是明嘉靖39年濟南府同知翟濤題,語出《中庸》“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意思是登高一定從低的地方開始,遠行一定從近的地方起步。
又解:“登高必自”與老子所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及荀子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是一個意思。
萬事總宜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否則,“欲速則不達”,效果會適得其反。
“登高必自”昭示人們干事創業既要有“登高”的目標,志存高遠,敢想敢干,又要“自卑”處開始,腳踏實地,循序漸進。
它集中體現了努力攀登、堅韌不拔的泰山精神,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和人民質樸務實、埋頭苦干的實干精神。
關于登山感悟的美文
昨晚與家人登青龍山,我們拾級而上,侄女:說咱們登到山頂,從另一端而下;愛人說:感覺累了,咱們就下來;我說:每個臺階都是一個字,每個平臺都是一個逗號,每個小亭都是一個分號,按時回來才是句號,每一步都有風景,欣賞了風景,再上新的臺階;累了就歇歇,時間到一半時,就回頭下山,山下廣場還有精彩的周末文藝演出呢
這樣,我們不緊不慢,說著笑著,逗著玩著,欣賞著風景,采摘著野果,輕松到達第一個涼亭,涼亭里,已有多人歇息,我欣賞著青松翠柏、荊棘花藤,感嘆百天大旱后一場甘霖帶來的生機,敬佩耐旱植物頑強的生命力;我愛人則驚奇的發現亭子南面美麗的風景。
時間過半,我們原路返回,如期觀看了村辦“周末文藝廣場”,絲毫未有困意,感覺神仙一般
“ 仙”字不就是一個人和一座山嘛
人生不就是登山嗎
你看著別人比你地位高,比你摘得果實多,你也一路攀登、披荊斬棘,恨不得騰云駕霧,當有人當了你的路,你可能撥開他、推開他,也可能互相幫助、結伴上進,你也可能一心撲在工作上,沒有對老人盡過孝心,也沒有對妻子獻過愛心,你對名利追求了一輩子,因急功近利可能不擇手段,當你氣喘噓噓、筋疲力盡地到達頂峰時,已離不開藥丸、離不開秘書司機……當人生暮鼓響起,你仍高高在上,不能心平氣和地待人接物,你可能倒在辦公椅上,倒在公務車上,也可能倒在酒桌上,倒在會場上……不可能壽終正寢,人生不可能圓滿。
老子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真言也
登山感悟稿件
登山有感---激情飛揚,勇攀高峰首先感謝公司組織的這次活動。
登山是一種自我挑戰,是毅力的磨練,是體能極限的考驗,同時也是團體與智慧的體現。
在前進中模擬奮斗過程,磨練意志,放大格局,感悟人生百態。
我們一行20多人,遠離喧鬧的城市,穿行在太行山脈之中,大自然與我們是如此的親近。
登山能夠磨煉一個人的意志,更能陶冶一個人的情操。
漫步在曲折蜿蜒的山道,欣賞著路邊風景的同時,心境也在山中暢游,山中那份寧靜和清新讓我感到放松。
“真正的平靜不是萬籟俱寂,而是內心的自我歸屬”。
漫步山林小道中,能夠獲得難得的心境自由,讓人們可以在繁忙中,讓浮燥的心靜下來,在與自己對話、思考中學會放松站在山頂的那一刻“一覽眾山小”。
我們征服的不僅僅是一座山,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面對困難想出各種辦法去克服。
我始終相信方法總比困難多,表達的是一種心態,這是我這次登山得感悟和收獲。
人是需要靜心思考的,俗語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的確,為了承擔“人之所以為人”的責任、道德、義務,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工作、生活中帶來的壓力,社會像山泉下泄、時光像大江東去一樣,逼迫著現實中的你我不停地奔波,卻很難有內心的安靜。
人生苦短,人世間的你我,何必爾虞我詐,相互提防,勾心斗角呢
所以啊,人生要在充滿浮燥、誘惑的名利場中看淡、看清,奮斗自己能夠得到的,拋棄不太現實的,忘記曾經給我造過傷害的,展現真實的自我、
人生感悟句子
下山:“上山容易下山難”,在山頂休息了一陣開始下山的時候你一定不會認同這句話。
但事實告訴我們“不聽老人言,吃虧在前眼”。
下山時尤其是負重的情況,身體加上負重的沖擊力大部分由膝關節來抵消,所以千萬不要蹦蹦跳跳的下山。
剛開始你覺得這樣很輕松也很快,但一來這走很容易摔跤,二來也很容易傷害膝關節。
等到膝關節開始發軟酸痛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怎么是“下山難,難于上青天”。
以上又是我的慘痛教訓。
從七娘山下山時,由于剛休息了一陣,我感覺特別好,一路蹦蹦跳跳著下山。
“太陽當頭照,花兒對我笑。
。
。
”,咚,拌著一根藤,摔了個大馬趴,由于背了個大背包又滾了幾圈才抓住樹枝穩住了身體。
后來走我后面的一位驢友說,當時見我跑得飛快,忽然一眨眼就不見了。
其實是摔到草堆里去了兩個膝蓋都摔腫了。
在陡峭的山路下行時,一定要看清落腳的位置,盡量不要踩在松土和碎石上。
用手拉身邊的雜草和樹枝時要注意,要拉長有樹葉的樹枝,這些樹枝有韌性不容易斷,一些看似結實的枯枝其實都是陷阱,在干燥的天氣這些枯枝稍一用力就會折斷。
放開樹枝時要提醒身后的伙伴,以免彈到臉上。
路況:在野外路面情況復雜多變,不同的路面狀況要留意的地方也不一樣。
我只走過羊臺山-龍華和七娘山-過店的穿越,所以這部分不可能寫得很詳盡,以后有了相關的經歷我會加上,另外我也沒有在雨中穿越和走水路的經驗,相信這兩種又會有很大的不同。
中草,這種草只有膝蓋這么高,走在長満中草的山路上,視野可以很開闊,但是腳下的路完全被草淹蓋,有時連鞋都看不見。
這種路對于新手是比較危險的,因為視野開闊很容易放松警惕大步行進,但隱藏在草下的藤蔓和石塊很快會讓你叫苦不迭。
我就是在這種路上被藤蔓絆了好幾跤。
最危險的是路上的小坑,不幸踩到很容易扭傷腳。
走在這種路上除非你確信草下的路況很好,否則不要跑,走路時腳適當抬高,避免被絆倒。
長草,這種草高過人,走在里面可能只能看到前后一兩米,可以看到腳下的路。
這種草的危險之處在于周圍都是草,你不知道路邊是坑,是坡還是其他什么。
如果摔一跤碰巧是在坡地上,長草一壓就倒,人就滾下去了,即使爬起來了要找到原來的路也很不容易。
走在這種路上要注意走穩,沒走穩想去扶身邊的長草,才發現這些草一碰就倒根本不受力時就晚了。
浮土,在天氣干燥又多人走的山路上很容易有一層浮土,平路無所謂,但如果是上下坡就很容易打滑。
在上下坡的浮土路上要注意踩到路上的小坑里或路邊的草根上,這樣不容易打滑。
下坡時重心往后坐,萬一打滑還可以坐在地上往下滑,不過這時就是考驗你褲子耐磨度的時候了。
其他很普通的我就不寫了,另外碎石路和灌木叢雖然走過卻沒什么經驗,可能我走的碎石路和灌木叢太小兒科了。
以后有了相關經驗再寫。
登山穿越不光考驗一個人的體能,更多的時候考驗的是人的意志。
一個意志不堅強的人肯定不會成為一個登山家,也肯定不會喜歡真正的登山運動。
當我在山路上回頭觀望時,我很驚奇的發現原來自己已經走了這么遠,走了這么高。
那些曾經使我灰心,被我認為是不可逾越的艱險之處已經一一被我拋在了身后。
每一次的回望都會更加堅定我向前行進的信心。
其實人的一生于此何其相似。
。
。
(打住
打住
少發感慨,多做實事。
)
【第1句】:登山鞋最好還是要高腰的。
人在疲勞后,腳踝的支撐能力和抗扭能力會明顯下降,這時往往又是下山,最容易受傷,要把高腰登山鞋的腳踝處系緊,為腳踝提供最大的額外支撐,減少受傷的可能。
【第2句】:彈性護膝和護踝也不錯,除了提供額外的支撐力外,還可以在跪爬時保護膝部。
護踝十幾塊一只,護膝二十幾塊錢一只。
【第3句】:運動飲料中,“寶礦力”補充出汗流失的礦物質,特別適合長時間、大運動量的活動,也是很不錯的。
【第4句】:頭燈或手電。
走標準級以上的線路必備。
雖然大多數時間用不上,但用上一次就是救命(稍微有點夸張)。
【第5句】:小刀。
多用途的瑞士軍刀或叢林I\\\/II當然好,一般的折刀也成,也屬于關鍵時刻救命的東西,還是帶著好。
【第6句】:雨具。
一次性塑料雨衣、防水風衣、沖鋒衣,都可以,深圳的冬季多雨,山上風又大,帶上一件,防雨又防風,別讓自己凍著。
【第7句】:毛巾。
擦汗用的,我也總忘,但每次忘了都覺得十分不方便。
【第8句】:防風打火機、指南針、溫度計、哨子、繩子、手紙,都是有用的東西,慢慢收集,有了就帶上吧。
嘻嘻。
。
。
。
好象你說的裝備俺一樣也沒達標。
不過關于吃的,俺還是有心得的 1)面包是鐵定不能帶的
2)肉類食品當數魚肉腸最好,雙匯的
3)咸菜一定要一袋,沒有咸話梅也不錯 4)水果首推青瓜,好吃,解渴,又沒皮沒核 呵呵。
。
。
頭燈必帶,如果行程和計劃有出入,天黑還沒能走完拉練路程,這時頭燈就成了救命稻草。
沒有頭燈在漆黑的山路上可是寸步難行,危險重重。
如果天黑迷路了,打開頭燈也容易讓隊友找到你。
本次拉練,天黑后上山接應的隊員就用到了頭燈。
如果帶頭燈千萬別完了帶上備用電池,電池不夠頭燈等于沒帶。
出發前要記得剪掉腳指甲,要不然下山時腳往鞋尖頂,指甲很容易嵌到肉里去。
嘿嘿,那滋味應該和腳上打泡不相上下。
度的拉練帶個護膝也很有必要,不但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撐,還可以在摔跤時保護膝蓋。
唉,我要早知道這一點就好了,也不會把兩個膝蓋都摔腫了。
(現在已經變成了漂亮的紫紅色) MM們最好帶一點護膚品,理由有2個:
【第1句】:出了汗之后臉上很不舒服,到了水頭,可以好好洗一下臉,再有護膚品抹一下,就不感覺緊繃了。
【第2句】:下山的時候,的確象前面的GGMM講的,草劃的很厲害,在必須帶的手套戴上以后,還是會讓你的小手很干,搽點護手霜就全面了。
8月5日晚,30公里夜行軍的日子終于到來了…… 其實我是蠻喜歡走路的,學生時代的我就夢想著有一天能進行一次遠足:幾個志同道合的伙伴,背著背包,一路欣賞著美麗的風景,大家一路說說笑笑,唱著,覺得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漸漸地隨著年齡的增長,動的越來越少。
特別是這兩年,懷孕、生孩子,我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體力已經大不如前。
【第4句】:5兩天的晨跑,跑完以后感覺特別舒服,我覺得我應該多進行一些體育鍛煉了。
因為前兩天的晨跑沒有覺得特別的累,再加上以前自己確實很能走,所以我對今晚的夜行軍還是很有信心的。
說實話,雖然知道30公里很遠,但是到底有多遠,心里并沒有一個很清晰的概念。
只是覺得,別人能走我也能走。
晚上8點整,拉練正式開始。
剛開始覺得自己特別的有勁,因為我走的慢,邊走邊小跑,也不覺得累。
半個小時之后,腹部肌肉開始酸疼。
這時候覺得自己已經走了很長時間了,可是才走了2公里,相比我們的目標—30公里,簡直不值得一提。
現在才開始真正意識到,30公里,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只想著,堅持堅持再堅持吧,我一定要堅持下去。
5公里的時候,腳開始疼了。
也怪自己今天傻乎乎的穿了個新鞋,鞋又有點擠腳,腳掌和腳趾頭都被磨得生疼。
還好,還能得住。
實在覺得疼了,就跑兩步稍微緩解緩解。
慢慢地,覺得身上的肌肉不疼了,似乎過了感覺特別累的那一陣。
只是兩只腳,一著地就像踩在釘子上一樣的刺痛,腳趾頭也被頂的又腫又疼。
覺得這個10公里怎么那么遠,自己快要堅持不住了。
想想這才走了1\\\/3,覺得真是恐怖。
我在心里告訴自己:就剩5公里了,剩5公里就可以休息了,也許休息半個小時腳就不疼了。
抱著這樣的想法,我一瘸一拐的跟了上去。
還真就走到了目的地。
休息了半個小時,覺得自己恢復了體力,我對自己又有了信心,覺的自己一定能堅持到底。
也是怪啊,還真是不覺的累了。
只是這個腳太不爭氣,疼的我使勁抿著嘴唇強著,速度越來越慢,越來越慢,實在是跟不上大家的速度了。
很感謝李總一直在旁邊陪著我,鼓勵我,還為了我在中間休息了好幾次。
真恨自己的腳,如果腳不疼的話,我的體力一定能夠堅持到終點的。
也許是不心看到我一瘸一拐的步子和臉部猙獰的摸樣,李總說:可以上車了。
我的腳,我實在是撐不下去了,我到底還是上車了。
22公里,雖說也不算近了,只是很可惜沒能陪大家走到終點,下次如果還有機會,我一定要再嘗試一次,不管能不能走到終點,我都要再嘗試一次。
回到家,揉著自己起了超大水泡的腳,覺得今天的經歷讓我一輩子都難以忘記,只是覺得自己意志力還是不夠,也許我客觀條件確實不好(剛生過孩子,體力不好,鞋也不舒服),可大家也許并不比我好多少。
以后的我一定要多多鍛煉身體,增強自己的體質,就像孫總說的,有好的身體才能承受的住工作的壓力。
下次拉練我會換雙最舒服的鞋,我一定不會再中途放棄了
這次拉練讓我學會了在困境中一定要有堅不拔的意志、迎難而上,永不放棄才是走出困境的良方。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成功的時候就越艱難,很多人都會在接近成功的時候放棄。
所以一定要堅持到底,才能取得真正的勝利。
工作中也不免會遇到很多困難,這時絕對不能退縮與避讓。
困難是彈簧,你弱它就強。
一定要有堅持到底的決心,盡自己最大努力想盡一切辦法去解決,勝利就在不遠方。
李總的這次拉練活動真是意義重大,使我從中學習到了很多,我會永遠銘記著這一天的
因為追求,所以選擇;因為選擇,所以堅持;因為堅持,所以奮進。
選擇了,就要去堅持。
拉練對一個人來說,是痛苦的。
炎炎的烈日,擁擠的交通,荒蕪的道路,長途的距離,未知的環境等諸多因素,都會成為我們作出選擇的心理障礙。
很多時候,并不是因為事情難,我們不敢做,而是因為我們不敢做,事情才難的。
能夠作出選擇,已經是跨出了一大步,很了不起。
選擇代表了對團隊的一種承諾與責任,也是對個人的承諾與責任。
既然選擇了拉練,就要堅持下去。
行百里半九十,拉練途中,每前行一小步,都代表一個新的高度,這是一個自我挑戰的歷程。
蜘蛛不會飛翔,但它卻能把網凝結在半空中,這是勤奮、堅韌的結果。
對我們來說,放棄是容易的,堅持卻是困難的。
頭頂烈日,腳踏黃沙,與昆蟲為友,以雜草為伴,堅持讓我們執著前行。
王石說,“登山,如人生一樣,雖然常不能預知結果,但只要堅持,終會成功。
登山是人生的濃縮,之前因為成功而有機會登山,而我仍需要繼續攀登一座峰,就是每個人心中的那座峰。
”我們也有一座想要攀登的山峰,雖然我們都是平凡的人,但只要堅持不懈,就可以通過努力追求夢想,登山人生的高峰,讓生命不平凡。
如何對待拖后腿的隊員 每個團隊都為一定的目標而存在。
在目標達成的過程中,不免出現隊員犯錯誤或托后腿的情況。
是淘汰放棄,還是治病救人,成為給團隊的其他成員的一個難題。
為團隊而喝彩 拉練的征途是枯燥無味的。
冷冷清清,清清冷冷,、意志、體能在寂寞中消耗,騰騰死氣,死氣騰騰。
當有鼓勵的時候,當有掌聲的時候,情況就改變了。
具大的精神力量被創造出來,沉睡已久的潛能被激發出來,每個人都擁有了更大的能量。
其實,人生是一個大舞臺,每個人都會有一個角色。
不論角色的大小,不論角色的高低,只要在這個舞臺上,我們就要盡情揮灑我們激昂澎湃的人生,唱響自我。
但舞臺需要的不僅僅是演員,也需要觀眾,更需要觀眾的掌聲。
這里沒有競爭對手,也沒有敵對雙方,只有演員和觀眾。
你在臺上,我為你鼓掌;我在臺上,你為我喝彩。
好一派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景象,人生的價值正體現于此。
李嘉誠說,強者的有為,關鍵在我們能夠憑仗自己的意志堅持我們正確的理想和原則,憑仗我們的毅力實踐信念、責任和義務,運用我們的知識創造豐盛精神和富足的家園。
喝彩既是對團隊的一種鼓勵、支持與承認,也是對個人的鼓勵、支持與認可。
一份鼓勵,兩份受益,給他人,給自己;一份指責,兩份傷害,對他人,對團隊。
急求一篇關于集體登山的心得感悟
登山如人生一樣,有起有落,有上有下.我用上山的心情,去體味著人生的起落.俗語說,就像生活中,本味上去了,降下來很難.上上下下,上山到了頂峰,就是下山的時候了,就像事物總有相互交替,一件事的結束,就是另一件的開始.雖說是上山,但是也會有往下走的時候,也會有走平路的時候,不會一直只是向上走,就像人生中,有起有落,不會總是直線向上,偶爾也會向下流動,或是走走平線,這都是為了更好的向上流動.上山要有毅力,也要有恒心,要想著既然來了,就得上到頂,才沒白來,否則就不能登到山頂.有時候人生也是如此,只有把自己逼到一種只能進不能退的路上,才會咬著牙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