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北固亭懷古人生無常的句子
【第1句】: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經典句子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的名句: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意思:還有誰會問,廉頗老了,飯量還好嗎?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原文: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第2句】: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的名句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分類標簽:愛國詩 宋詞三百首 豪放詩 懷古詩 詠史詩 諷刺詩 作品賞析 【注釋】: ①作于開禧元年(1205),時在鎮江知府任上。按:嘉泰四年(1204)正月,稼軒在會稽奉詔晉京,隨即改調鎮江知府。
稼軒于三月到任后,立即投入緊張的備戰工作。京口:即今江蘇鎮江。
北固亭:在鎮江城北北固山上。北固山下臨長江,回嶺絕壁,形勢險固。
晉蔡謨筑樓山上,名北固樓,亦稱北固亭。 此詞起筆頗似東坡《大江東去》。
然坡詞慷慨其外,超曠其內,猶詩人之詞;辛詞則臨戰請纓,全然沉郁悲壯,確乎英雄之詞。詞雖通篇用事,然不惟本地風光人物,用來貼切,且善將故實融于生動的描敘之中,更手法多變:或從無覓處立意,或從有跡處落筆,或明用,或暗用,或插入,或自況,故讀來渾不覺枯澀乏味。
②“千古”三句:謂千古江山依舊,但英雄如孫仲謀輩已無處尋覓。孫仲謀:三國時吳國國主孫權字仲謀。
他承父兄基業,曾建都于京口,后遷都建康,仍以京口為重鎮,稱霸江東,北拒曹操,為一代風流人物。 ③“舞榭”三句:謂昔日種種歌舞豪華和英雄業績,俱被歷史的風雨吹洗一盡。
舞榭歌臺:即歌舞樓臺。榭(xiè謝):建在高臺上的敞屋。
風流:指孫權創業時的雄風壯采。 ④“斜陽”三句:人謂斜陽照處,這平凡而荒涼之地,當年劉裕曾經住過。
尋常巷陌:普通的小街小巷。寄奴:南朝宋武帝劉裕小字寄奴。
劉裕先祖隨晉室南渡,世居京口。劉裕即于京口起事,率兵北伐,一度收復中原大片國土,又削平內戰,取晉而稱帝,成就一代霸業。
⑤“想當年”三句:言劉裕當年兩度揮戈,北伐南燕、后秦時,有氣吞萬里之勢。 ⑥“元嘉”三句:言劉義隆草率北伐,意僥幸一戰成功,結果大敗而回。
按:稼軒一生既積極主戰,更強調積極備戰。這里借古喻今,警告主戰權臣韓侂胄。
但韓未納辛言,倉促出兵,導致開禧二年(1206)的北伐敗績和開禧三年(1207)的宋金和議。元嘉:宋文帝劉義隆(武帝劉裕之子)的年號。
時北方已由拓拔氏統一,建立北魏王朝。元嘉二十七年(450),文帝命王玄謨北伐。
由于準備不足,又冒險貪功,敗歸。草草:草率從事。
封狼居胥:漢將霍去病追擊匈奴,至狼居胥(在今內蒙古自治區西北部)封山而還。封:筑臺祭天。
按:此即指宋文帝北伐事。《宋書·王玄謨傳》載文帝謂殷景仁語:“聞玄謨陳說(指陳說北伐之策),使人有封狼居胥意。”
贏得:只落得。倉皇北顧:宋文帝北伐失敗后,北魏太武帝拓拔燾乘勝追至長江邊,揚言欲渡江。
宋文帝登樓北望,深悔不已(見《南史·宋文帝紀》)。再者,據《宋書·索虜傳》,早在元嘉八年(431),宋文帝因滑臺失守,就寫過“北顧涕交流”的詩句。
⑦四十三年:稼軒于紹興三十二年(1162)奉表南渡,至開禧元年(1205)京口任上,正是四十三年。烽火揚州路:自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以來,揚州一帶烽火不斷。
路:宋時行政區域以“路”劃分,揚州屬淮南東路,并是這一路的首府。 ⑧“可堪”三句:四十三年來的往事不堪回首,今天對岸佛貍祠下,竟然響起一片祭祀的鼓聲。
意謂人們茍安太平,抗金意志衰退。佛貍祠:北魏太武帝拓拔燾小字佛貍。
元嘉二十七年,他追擊宋軍至長江北岸瓜步山(今江蘇六合縣東南),并建行宮,后即于此建佛貍祠。神鴉社鼓:祭神時鼓聲震天,烏鴉聞聲而來爭食祭品。
⑨“憑誰問”三句:以廉頗自況,謂老去雄心猶在,卻得不到朝廷的重視。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廉頗,趙國名將,晚年遭人讒害而出奔魏國。
后趙王欲起用廉頗,先遣使者詢其健壯與否。廉頗當面一飯斗米肉十斤,并披甲上馬,以示尚能作戰。
但使臣受賄而謊報趙王說:“與臣坐頃之,三遺矢(大便三次)矣。”趙王遂罷。
(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這首詞為辛棄疾六十五歲守京口時所作,詞中感嘆「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他以古喻今,不僅贊揚了宋武帝劉裕的「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而且自不甘休,以廉頗自比,表現了仍要抗金的決心。此詞運用典故純熟,句句有金石之聲,是宋詞中的佳作。
此詞作于開禧元年(1205 )。當時,韓侂胄正準備北伐。
賦閑已久的辛棄疾于前一年被起用為浙東安撫使,這年春初,又受命知鎮江府,出鎮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蘇鎮江 )。從表面看來,朝廷對他似乎很重視,然而實際上只不過是利用他那主戰派元老的招牌作為號召而已。
辛棄疾到任后,一方面積極布置軍事進攻的準備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識到政治斗爭的險惡,自身處境的艱難,深感很難有所作為。在一片緊鑼密鼓的北伐聲中,當然能喚起他恢復中原的豪情壯志,但是對獨攬朝政的韓侂胄輕敵冒進,又感到憂心忡忡。
這種老成謀國,深思熟慮的情懷矛盾交織復雜的心理狀態,。
【第3句】: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抒發對江山依舊英雄不再的感慨句子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孫仲謀,就是孫權。寄奴,南朝宋武帝劉裕小名,劉裕建立了南朝第一個王朝--劉宋政權。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廉頗被免職后,跑到魏國,趙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體情況,廉頗之仇郭開賄賂使者,使者看到廉頗,廉頗為之米飯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使者回來報告趙王說:“廉頗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屎)矣。”趙王以為廉頗已老,遂不用。
【第4句】: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抒發對江山依舊英雄不再的感慨句子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孫仲謀,就是孫權。
寄奴,南朝宋武帝劉裕小名,劉裕建立了南朝第一個王朝--劉宋政權。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廉頗被免職后,跑到魏國,趙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體情況,廉頗之仇郭開賄賂使者,使者看到廉頗,廉頗為之米飯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
使者回來報告趙王說:“廉頗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屎)矣。”趙王以為廉頗已老,遂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