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普惠鉆石峰會感言
現在普惠金融發展的這么快,中國在朗迪峰會有發聲嗎
普惠家將重點發揮金融科技的“工具職能”,致力于提高普惠家服務平臺的服務品質,借力金融科技 ,踐行“小而美”的普惠金融理念,從而帶動行業發展,回應“回歸金融本質”的呼聲。
與此同時,普惠家分享了自身對金融科技的一些觀點,
如何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轉
普惠金融這一概念由聯合國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等弱勢群體是其重點服務對象。
中文名普惠金融提出時間2005年提出單位聯合國性 質為社會提供服務目錄1 提出背景2 政策支持3 服務意義4 社會解讀5 相關活動提出背景編輯普惠金融這一概念由聯合國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等弱勢群體是其重點服務對象。
當前,國際社會發展普惠金融雖已取得一定成績,但仍有不足,根據世界銀行估算,2014年仍有約20億成年人無法享受到最基礎的金融服務。
政策支持編輯為了進一步推動全球普惠金融發展,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京指出,在召開的G20峰會上,普惠金融將被列為重要議題之一,有3個關于普惠金融的重要文件會提交給峰會討論。
據了解,這3個文件分別為:一是《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包含8項原則,66條行動建議,這是國際社會首次在該領域推出高級別的指引性文件;二是《G20普惠金融指標體系》升級版,增加了數字普惠金融領域的新指標;三是《G20中小企業融資行動計劃落實框架》,提出改善中小企業征信體系、鼓勵動產抵押融資、改革中小企業破產制度三項優先改革措施。
[1] 服務意義編輯普惠金融重視消除貧困、實現社會公平,但這并不意味著普惠金融就是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公益活動。
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潘光偉指出,普惠金融不是慈善和救助,而是為了幫助受益群體提升造血功能,要堅持商業可持續原則,堅持市場化和政策扶持相結合,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確保發展可持續。
普惠金融需要講究市場性原則,在發展普惠金融過程中,既要滿足更多群體的需求,也要讓供給方合理受益。
社會解讀編輯“普惠金融這一議題符合當前國際社會經濟金融發展需求,這既包括G20國家也包括非G20國家,特別是很多發展中國家,與本次峰會主題中的‘包容’很吻合。
三個文件很有代表性,其中有不少內容是根據中國發展經驗提出的,數字普惠金融就是很好的例子,充分體現了峰會主題中的‘創新’,這些文件通過后將能為全球普惠金融發展提供重要指引。
相關活動編輯2022年8月25日上午,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指導,中國人民大學、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協會主辦的“2022年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在北京開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