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魚用比喻手法的句子
【第1句】: 北冥有魚運用什么修辭
北冥有魚出自莊子的《逍遙游》,該文運用了比喻、夸張、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
【原文】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之二蟲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
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
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
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第2句】: 運用修辭造句子,急
檢舉1。
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2。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3。
愛護書籍吧,它是知識的源泉。4。
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社會,它能夠陶冶人的感情與氣質,使人高尚。5。
讀一本好書等于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6。
選書應和交友一樣謹慎。因為你的習性受書籍的影響不亞于朋友。
7。書是智慧的鑰匙。
8。政治家說:"書是時代的生命。
"9。 經濟家說:"書是致富的信息。
"10。文學家說:"書是人類的營養品。
"11。學生們說:"書是不開口的老師。
"12。迷惘者說:"書是心中的啟明星。
"13。探索者說:"書是通向彼岸的船。
"14。奮斗者說:"書是人生的向導。
"15。急于求知者說:"書是饑餓時的美餐。
"16。書就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17。書——這是一代對另一代精神上的遺訓,這是行將就木的老人對剛剛開始生活的青年人的中選,這是行將去休息的站崗人對走來接替他的崗位的站崗人的命令。
18。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19。這幾天的天氣真是太冷,寒風吹在臉上好像刀割一樣。
20。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動不動扒在火堆里。
21。那個人骨瘦如柴。
22。這個人壯碩如牛。
23。在圖書館扒著睡覺的時候流口水,就象晚年石鐘乳一樣24。
錢鐘書圍城里說:打呼嚕象放長線的風箏。25。
西湖象一塊碧玉,一面鏡子。26。
棉花象雪架一樣。27。
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在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28。天上的云像峰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
29。夜幕四合,周圍的群山,像高大的山神,像神秘的古堡,像沮喪的巨人,像一條連綿不斷的地毯。
30。遠處的霓虹燈亮了,像一道亮麗的彩虹,像仙女飄舞的裙帶,像一座七彩小橋,像一朵朵耀眼,絢麗的云。
31。我的心像刀絞一般,淚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32。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
33。人潮卷來卷去,地壩變成了露天舞臺。
34。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
(暗喻)35。炕沿上坐著的那個鬼子軍官,兩眼紅紅的,像剛吃過死人的野狗。”
36。他打破了一塊玻璃,嚇得像妖怪一樣逃跑了。
37。春天到了,大地變成了一片綠毯。
38。 一艘銀灰色的氣墊船,像一匹純種烈馬,在金波粼粼的海面上飛掠而過。
39。她的文章寫得很好。
結構就像人體內的神經結和神經網的關系那樣嚴密。40。
小弟弟的臉胖乎乎、紅撲撲的,看上去真像一個可愛的大蘋果,我真想去咬上一口。 41。
遠遠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樹連成一片,濃濃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顴骨上橫著的一道劍眉。42。
食堂開飯時,全校同學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擠成一團。43。
敵機逃竄了,我們的飛機緊緊追在后面,像豺狗追小白兔一樣,一前一后。 44。
像鵝毛,像蘆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來。45。
火紅的楓葉像火花一樣紛紛地飄落下來。46。
運動員像離弦的箭一般向終點跑去。47。
北極星橡盞指路燈一樣掛在天空。 48。
夢像一條小魚,在水里游來游去,想捉他,他已經跑了。49。
夢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飄舞,想抓住他,他已經融化了。50。
我像風箏一樣,不能遠走高飛,痛苦無奈像秋千一般,蕩了出去又回來。
【第3句】: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出自《莊子·內篇·逍遙游第一》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逍遙游》是《莊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滿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說理于寓言和生動的比喻中,形成獨特的風格。"逍遙游"也是莊子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闡述無所依憑的主張,追求精神世界的絕對自由。在莊子的眼里,客觀現實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類本身都是對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這就沒有絕對的自由,要想無所依憑就得無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順乎自然,超脫于現實,否定人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類的生活與萬物的生存混為一體;提倡不滯于物,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
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無名”,是本篇的主體,從對比許多不能“逍遙”的例子說明,要得真正達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須“無己”、“無功”、“無名”。第二部分至“窅然喪其天下焉”,緊承上一部分進一步闡述,說明“無己”是擺脫各種束縛和依憑的唯一途徑,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達到逍遙的境界,也只有“無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余下為第三部分,論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無用,說明不能為物所滯,要把無用有用,進一步表達了反對積極投身社會活動,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優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本篇是《莊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滿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說理于寓言和生動的比喻中,形成獨特的風格。“逍遙游”也是莊子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闡述無所依憑的主張,追求精神世界的絕對自由。在莊子的眼里,客觀現實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類本身都是對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這就沒有絕對的自由,要想無所依憑就得無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順乎自然,超脫于現實,否定人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類的生活與萬物的生存混為一體;提倡不滯于物,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
【第4句】: 本是椿花湫實 奈何北冥有魚成語
春華秋實
chūn huá qiū shí
【解釋】華:花。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現也比喻學習有成果。
【出處】《三國志·魏志·刑颙傳》:“而楨禮遇殊榮,颙反疏簡,私懼觀者將謂君侯習近不肖,禮賢不足,采庶子之春華,忘家丞之秋實。”《后漢書》卷五十二:“春發其華,秋收其實,有始有極,愛登其質。
【結構】復句式。
【用法】多用于比喻。一般作主語;分句。
【正音】華;不能讀作“huā”或“huà”。
【辨形】華;不能寫作“花”。
【近義詞】開花結果
【反義詞】華而不實
【例句】~;沒有農民們的辛勤栽培;哪有這碩果累累的大好收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