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表達(dá)日期的句子

09-03 文案句子 投稿:傾訴林

【第1句】: 古文中表示時間的詞

歲:年。《捕蛇者說》:“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

期年:滿一年。《鄒忌諷齊王納諫》:“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jìn)者。”

積年:好幾年。《張衡傳》:“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

曩:從前。《捕蛇者說》:“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

向:先前。《捕蛇者說》:“向吾不為斯役.”

久之:很久。《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良久:很久。《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

異日:將來。《黃生借書說》:“日姑俟異日觀云爾。”

旦旦:天天。《捕蛇者說》:“豈若吾鄉(xiāng)鄰旦旦有是哉?”

旦日:第二天。《陳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日:一天天。《捕蛇者說》:“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

翼曰:明天。《促織》:“翼日進(jìn)宰.宰見其小,怒呵成。”

翌日:次日。《(指南錄)后序》:“翌日,以資政殿學(xué)士行。”

旦:早晨。《術(shù)蘭詩》:“旦辭爺娘去,暮至黃河邊。”

質(zhì)明:天剛亮。《(指南錄)后序》:“質(zhì)明避哨竹林中。”

亭午:正午。《古風(fēng)》:“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

宵:晚上。《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

暝:天黑了。《夢游天姥吟留別》:“迷花倚石忽已暝。”

即日:當(dāng)天。《鴻門宴》:“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中夜:半夜。《祖逖傳》:“中夜聞雞鳴。”

失時:過時。《論積貯疏》:“失時不雨,民且狼藉。”

無何:沒有多久。《促織》:“無何,宰以卓異聞。” '

爾來:從那時以來。《蜀道難》:“爾來四萬八干歲。”

嘗:曾經(jīng)'。《勸學(xué)》:“吾嘗終日而思矣。”

素:一向,平素。《陳涉世家》:“吳廣素愛人。“

既:已經(jīng)。《曹劌論戰(zhàn)》:“既克,公問其故。”

既望:陰歷十六。《觀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

適:剛才。《孔雀東南飛》:“適得府君書。”

幾:將近。《論積貯疏》:“漢之為漢,幾四十年矣。”

初:剛開始。《赤壁之戰(zhàn)》:“初一交戰(zhàn)。”

未幾:沒多久。《口技》:“未幾,夫駒聲起。”

尋:不久。《桃花源記》:“未果,尋病終。”

已而:不久。《醉翁亭記》:“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遽:立刻、馬上。《察今》:“遽契其舟。”

瞬息:一眨眼。《活板》:“瞬息可就。”

頃刻:一會兒。《狼》:“頃刻兩斃。”

少頃:一會兒。《口技》:‘‘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

食頃:一頓飯工夫。《促織》:“食頃,簾動..片紙拋落。”

卒:同猝”,突然。《赤壁之戰(zhàn)》:“五萬兵難卒合。”

倏爾:忽然。《灌園叟晚逢仙女》:“如何半日上倏爾又變了?”

秋:時候。《出師表》:“此誠危急哿亡之秋也。”

朔:陰歷每月初一。《逍遙游》:“朝菌不知晦朔。”

望:陰歷每月十五日。《五人墓碑記》: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晦:陰歷每月最后一天。《登泰山記》: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

今者:現(xiàn)在。《齊桓晉文之事》:“今者,有人語此,力足以舉千鈞。”

夜闌:夜深。《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

薄暮:傍晚。《岳陽樓記》:“薄暮冥冥。”

【第2句】: 文言文中表示時間詞語

邇年、期月、旬日、兼旬、亭午

一、邇年

讀音:[ ěr nián ]

釋義:近幾年。

出處:清代·方苞《獄中雜記》:邇年獄訟,情稍重。

白話譯文:近幾年來打官司,凡情節(jié)比較重的。

二、期月

讀音:[ jī yuè ]

釋義:一整月。

出處:明末·柳敬亭《柳敬亭傳》:期月而詣莫生。

白話譯文:過去一個月,(他)前往莫后光處。

三、旬日

讀音:[ xún rì ]

釋義:十天。

出處:清代·邵長蘅《閻典史傳》:遲不過旬日。

白話譯文:再遲也不過才十天而已。

四、兼旬

讀音:[ jiān xún ]

釋義:二十天。

出處:清代·方苞《獄中雜記》:傷膚,兼旬愈。

白話譯文:皮膚受傷了,過了二十天才痊愈。

五、亭午

讀音:[ tíng wǔ ]

釋義:正午;中午。

出處:南北朝·酈道元《三峽》: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白話譯文: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第3句】: 古文中珍惜時間的名句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dāng)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今日復(fù)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文嘉《今日歌》)

【第4句】: 中學(xué)文言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

一、表示動作行為已經(jīng)發(fā)生或曾經(jīng)發(fā)生,如:嘗,其意思相當(dāng)于“曾經(jīng)”。

①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魏學(xué)洢《核舟記》) ②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嘗疑乎是。(柳宗元《捕蛇者說》) ③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范仲淹《岳陽樓記》) ④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

(司馬遷《陳涉世家》) 二、表示動作、狀態(tài)在繼續(xù)進(jìn)行或持續(xù)存在,如: 【第1句】:會,意思是“恰逢”、“正趕上”。 ①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司馬遷《陳涉世家》) ②會賓客大宴。(林嗣環(huán)《口技》) 【第2句】:方,意思相當(dāng)于“正”、“剛”。

①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蒲松齡《狼》) 【第3句】:正,“正好”、“恰好”的意思。

①正沉吟間,夏侯敦入帳,稟請夜間口號。(羅貫中《楊修之死》) ②正唯弟子不能學(xué)也。

(《論語/述而》) 三、表示在特定的某個時間發(fā)生,如:是時。 ①當(dāng)是時,婦手拍兒聲。

(林嗣環(huán)《口技》) “當(dāng)是時”,即“正在這個時候”的意思。 四、表示事件或動作行為突然發(fā)生,異常迅速,出人意料,如:忽,忽然,暴,急。

①忽一人大呼:“火起。” (林嗣環(huán)《口技》) ②忽一彪軍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 (羅貫中《楊修之死》) ③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

(林嗣環(huán)《口技》) ④屠暴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齡《狼》) ⑤定伯便擔(dān)鬼著肩上,急執(zhí)之。

(干寶《宋定伯捉鬼》) ⑥急令醫(yī)士調(diào)治。(羅貫中《楊修之死》) 例①~④“忽”“忽然”“暴”都有“突然”的意思。

例⑤⑥“急”是“急忙”的意思,除表示動作的急促之外,它還著重表示倉促、忙亂的意思。 五、表示同時發(fā)生,如:一時。

① 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林嗣環(huán)《口技》) “一時”譯為“同一時候”,表示行為、狀態(tài)存在的時間短暫。

六、表示過了很短的時間就發(fā)生,如:頃之,俄而、未幾、少時,頃刻、少頃、間,相當(dāng)于“一會兒”“過了一會兒”的意思。 ①頃之,客請與予對局。

(錢大昕《弈喻》) ②俄而百千人大呼。(林嗣環(huán)《口技》) ③未幾,夫齁聲起。

(林嗣環(huán)《口技》) ④少時,一狼徑去。(蒲松齡《狼》) ⑤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

(蒲松齡《狼》) ⑥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林嗣環(huán)《口技》) ⑦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

(韓非《扁鵲見蔡桓公》) 七、表示動作、行為或狀態(tài)在前不久發(fā)生或完成不久,如:初,甫。 ①大兒初醒聲。

(林嗣環(huán)《口技》) ②甫下數(shù)子,客已得先手。(錢大昕《弈喻》) 八、表示兩件事相繼發(fā)生,其間相距的時間較短,如:既而,尋,相當(dāng)于“不久”“旋即”的意思。

①既而兒醒,大啼。(林嗣環(huán)《口技》) ②未果,尋病終。

(陶淵明《桃花源記》) 九、表示某種情況或行為動作就要發(fā)生或完成,如:將,意思是“快要”“就要”“將要”。 ①不治將恐深。

(韓非《扁鵲見蔡桓公》) ②季氏將伐顓臾。(《論語/季氏》) 十、表示過了一些時候才發(fā)生。

如:已而。 ①已而太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 十一、表示時間過了很久,如:久之,“很久”的意思。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蒲松齡《狼》) ②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司馬遷《陳涉世家》 二是用干支記年。

干,即“天干”(天干依次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地支依次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是我國古代用以記錄時間的一套專門的序數(shù)系統(tǒng)。

干、支按順序兩兩相配,至六十次為一循環(huán),稱為一個“甲子”(或“花甲子”):甲子、乙丑、丙寅……辛酉、壬戌、癸亥。如: ③時萬歷丁酉二月十四日。

(四冊·《西湖游記二則》) ④己亥之二月也。(五冊·《滿井游記》) ⑤天啟壬戌秋日。

(四冊·《核舟記》) 三是用國君的年號記年。我國古代帝王年號,從漢武帝劉徹“建元”年號開始,此后多以年號記年。

如: ⑥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二冊·《桃花源記》) ⑦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三冊·《記承天寺夜游》) 二、記月 古代記月的主要方式有三種: 一是用地支記月。按陰歷,寅為正月,卯為二月,其余(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依次類推;二是在春夏秋冬各季前(分別)依次加上孟、仲、季等字,組成孟春、仲春、季春……孟冬、仲冬、季冬,古人用它們作各季中相應(yīng)月份別稱;三是如同現(xiàn)代記月,在月前加數(shù)字記月。

初中文言詩文中常見的是第三種,如: ⑧胡天八月即飛雪。(四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⑨五月人倍忙。

(五冊·《觀刈麥》) ⑩慶歷八年九月十二日。(六冊·《墨池記》) 三、記日 古代記日的主要方式亦有三種: 一是用干支記日。

如: 是月丁未。(舊教材·《登泰山記》) 二是用特定的節(jié)日、節(jié)氣名稱記日。

如: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一冊·《過故人莊》) 三是在一月之內(nèi),古人常用“朔”(農(nóng)歷每月初一)、“月出(fěi)”(農(nóng)歷每月初三)、“望”(農(nóng)歷每月十五)、“既望”(農(nóng)歷每月十六日)、“晦”(農(nóng)歷每月的最后一天)等表示日期。

如: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三冊·《觀潮》) 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舊教材·《登泰山。

【第5句】: 古文中表示時間的詞

歲:年。

《捕蛇者說》:“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期年:滿一年。

《鄒忌諷齊王納諫》:“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jìn)者。”積年:好幾年。

《張衡傳》:“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曩:從前。

《捕蛇者說》:“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向:先前。

《捕蛇者說》:“向吾不為斯役.”久之:很久。《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良久:很久。《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

異日:將來。《黃生借書說》:“日姑俟異日觀云爾。”

旦旦:天天。《捕蛇者說》:“豈若吾鄉(xiāng)鄰旦旦有是哉?”旦日:第二天。

《陳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日:一天天。

《捕蛇者說》:“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翼曰:明天。

《促織》:“翼日進(jìn)宰.宰見其小,怒呵成。”翌日:次日。

《(指南錄)后序》:“翌日,以資政殿學(xué)士行。”旦:早晨。

《術(shù)蘭詩》:“旦辭爺娘去,暮至黃河邊。”質(zhì)明:天剛亮。

《(指南錄)后序》:“質(zhì)明避哨竹林中。”亭午:正午。

《古風(fēng)》:“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宵:晚上。

《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暝:天黑了。《夢游天姥吟留別》:“迷花倚石忽已暝。”

即日:當(dāng)天。《鴻門宴》:“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中夜:半夜。《祖逖傳》:“中夜聞雞鳴。”

失時:過時。《論積貯疏》:“失時不雨,民且狼藉。”

無何:沒有多久。《促織》:“無何,宰以卓異聞。”

'爾來:從那時以來。《蜀道難》:“爾來四萬八干歲。”

嘗:曾經(jīng)'。《勸學(xué)》:“吾嘗終日而思矣。”

素:一向,平素。《陳涉世家》:“吳廣素愛人。

“既:已經(jīng)。《曹劌論戰(zhàn)》:“既克,公問其故。”

既望:陰歷十六。《觀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

適:剛才。《孔雀東南飛》:“適得府君書。”

幾:將近。《論積貯疏》:“漢之為漢,幾四十年矣。”

初:剛開始。《赤壁之戰(zhàn)》:“初一交戰(zhàn)。”

未幾:沒多久。《口技》:“未幾,夫駒聲起。”

尋:不久。《桃花源記》:“未果,尋病終。”

已而:不久。《醉翁亭記》:“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遽:立刻、馬上。《察今》:“遽契其舟。”

瞬息:一眨眼。《活板》:“瞬息可就。”

頃刻:一會兒。《狼》:“頃刻兩斃。”

少頃:一會兒。《口技》:‘‘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

食頃:一頓飯工夫。《促織》:“食頃,簾動..片紙拋落。”

卒:同猝”,突然。《赤壁之戰(zhàn)》:“五萬兵難卒合。”

倏爾:忽然。《灌園叟晚逢仙女》:“如何半日上倏爾又變了?”秋:時候。

《出師表》:“此誠危急哿亡之秋也。”朔:陰歷每月初一。

《逍遙游》:“朝菌不知晦朔。”望:陰歷每月十五日。

《五人墓碑記》: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晦:陰歷每月最后一天。

《登泰山記》: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今者:現(xiàn)在。

《齊桓晉文之事》:“今者,有人語此,力足以舉千鈞。”夜闌:夜深。

《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薄暮:傍晚。

《岳陽樓記》:“薄暮冥冥。”。

【第6句】: 文言文中表示時間詞語有哪些

一、表示動作行為已經(jīng)發(fā)生或曾經(jīng)發(fā)生,如:嘗,其意思相當(dāng)于“曾經(jīng)”。

①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魏學(xué)洢《核舟記》) ②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嘗疑乎是。(柳宗元《捕蛇者說》) ③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范仲淹《岳陽樓記》) ④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

(司馬遷《陳涉世家》) 二、表示動作、狀態(tài)在繼續(xù)進(jìn)行或持續(xù)存在,如: 【第1句】:會,意思是“恰逢”、“正趕上”。 ①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司馬遷《陳涉世家》) ②會賓客大宴。(林嗣環(huán)《口技》) 【第2句】:方,意思相當(dāng)于“正”、“剛”。

①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蒲松齡《狼》) 【第3句】:正,“正好”、“恰好”的意思。

①正沉吟間,夏侯敦入帳,稟請夜間口號。(羅貫中《楊修之死》) ②正唯弟子不能學(xué)也。

(《論語/述而》) 三、表示在特定的某個時間發(fā)生,如:是時。 ①當(dāng)是時,婦手拍兒聲。

(林嗣環(huán)《口技》) “當(dāng)是時”,即“正在這個時候”的意思。 四、表示事件或動作行為突然發(fā)生,異常迅速,出人意料,如:忽,忽然,暴,急。

①忽一人大呼:“火起。” (林嗣環(huán)《口技》) ②忽一彪軍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 (羅貫中《楊修之死》) ③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

(林嗣環(huán)《口技》) ④屠暴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齡《狼》) ⑤定伯便擔(dān)鬼著肩上,急執(zhí)之。

(干寶《宋定伯捉鬼》) ⑥急令醫(yī)士調(diào)治。(羅貫中《楊修之死》) 例①~④“忽”“忽然”“暴”都有“突然”的意思。

例⑤⑥“急”是“急忙”的意思,除表示動作的急促之外,它還著重表示倉促、忙亂的意思。 五、表示同時發(fā)生,如:一時。

① 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林嗣環(huán)《口技》) “一時”譯為“同一時候”,表示行為、狀態(tài)存在的時間短暫。

六、表示過了很短的時間就發(fā)生,如:頃之,俄而、未幾、少時,頃刻、少頃、間,相當(dāng)于“一會兒”“過了一會兒”的意思。 ①頃之,客請與予對局。

(錢大昕《弈喻》) ②俄而百千人大呼。(林嗣環(huán)《口技》) ③未幾,夫齁聲起。

(林嗣環(huán)《口技》) ④少時,一狼徑去。(蒲松齡《狼》) ⑤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

(蒲松齡《狼》) ⑥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林嗣環(huán)《口技》) ⑦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

(韓非《扁鵲見蔡桓公》) 七、表示動作、行為或狀態(tài)在前不久發(fā)生或完成不久,如:初,甫。 ①大兒初醒聲。

(林嗣環(huán)《口技》) ②甫下數(shù)子,客已得先手。(錢大昕《弈喻》) 八、表示兩件事相繼發(fā)生,其間相距的時間較短,如:既而,尋,相當(dāng)于“不久”“旋即”的意思。

①既而兒醒,大啼。(林嗣環(huán)《口技》) ②未果,尋病終。

(陶淵明《桃花源記》) 九、表示某種情況或行為動作就要發(fā)生或完成,如:將,意思是“快要”“就要”“將要”。 ①不治將恐深。

(韓非《扁鵲見蔡桓公》) ②季氏將伐顓臾。(《論語/季氏》) 十、表示過了一些時候才發(fā)生。

如:已而。 ①已而太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 十一、表示時間過了很久,如:久之,“很久”的意思。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蒲松齡《狼》) ②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司馬遷《陳涉世家》 二是用干支記年。

干,即“天干”(天干依次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地支依次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是我國古代用以記錄時間的一套專門的序數(shù)系統(tǒng)。

干、支按順序兩兩相配,至六十次為一循環(huán),稱為一個“甲子”(或“花甲子”):甲子、乙丑、丙寅……辛酉、壬戌、癸亥。如: ③時萬歷丁酉二月十四日。

(四冊·《西湖游記二則》) ④己亥之二月也。(五冊·《滿井游記》) ⑤天啟壬戌秋日。

(四冊·《核舟記》) 三是用國君的年號記年。我國古代帝王年號,從漢武帝劉徹“建元”年號開始,此后多以年號記年。

如: ⑥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二冊·《桃花源記》) ⑦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三冊·《記承天寺夜游》) 二、記月 古代記月的主要方式有三種: 一是用地支記月。按陰歷,寅為正月,卯為二月,其余(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依次類推;二是在春夏秋冬各季前(分別)依次加上孟、仲、季等字,組成孟春、仲春、季春……孟冬、仲冬、季冬,古人用它們作各季中相應(yīng)月份別稱;三是如同現(xiàn)代記月,在月前加數(shù)字記月。

初中文言詩文中常見的是第三種,如: ⑧胡天八月即飛雪。(四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⑨五月人倍忙。

(五冊·《觀刈麥》) ⑩慶歷八年九月十二日。(六冊·《墨池記》) 三、記日 古代記日的主要方式亦有三種: 一是用干支記日。

如: 是月丁未。(舊教材·《登泰山記》) 二是用特定的節(jié)日、節(jié)氣名稱記日。

如: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一冊·《過故人莊》) 三是在一月之內(nèi),古人常用“朔”(農(nóng)歷每月初一)、“月出(fěi)”(農(nóng)歷每月初三)、“望”(農(nóng)歷每月十五)、“既望”(農(nóng)歷每月十六日)、“晦”(農(nóng)歷每月的最后一天)等表示日期。

如: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三冊·《觀潮》) 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舊教材·《登泰山。

聲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xué)習(xí)交流。若您的權(quán)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38104631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公开免费人成视频| 糟蹋顶弄挣扎哀求np| 欧美午夜伦理片| 国产精品线在线精品国语| 国产一区曰韩二区欧美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播放| 四虎永久在线日韩精品观看| 男人桶进女人p无遮挡小频| 日本免费高清一本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 体育男生吃武警大雕video|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 色爱av综合网站| 机机对机机的30分钟免费软件 | 99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特级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无码国产成人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日韩| 催奶虐乳戴乳环| 99re66热这里都是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日本精品a在线| 国产精品冒白浆免费视频| 人妻无码久久中文字幕专区| 中国一级特黄aa毛片大片| 韩国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人妖| 可以**的网址| 久久久噜久噜久久gif动图| 色片免费在线观看| 小尤奈私拍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www.91av|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同城免费妇女寂寞| 99精品热线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欧美性xxxxx极品老少|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 色屁屁www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