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初一家長的感言
初一期中家長會的感言
本次家,使我們全體家長增長了知識少對我來說受到了一靈的震憾,我們家長明白,小學升入初中是孩子一個重要轉型期,無論生理還是心理,他們渴望成熟,追求個性張揚,彰顯表現欲,有叛逆精神,但他們在生活中自理能力不強,現實缺少最基本的是非判斷能力和鑒別能力。
因此,如何教育孩子,成為初中生家長最困惑和迷茫的事,如果憑著自身經歷或經驗,往往容易產生錯誤觀點,操作上可能產生事與愿違結果。
從這個角度上看,上這樣的課,接受這樣的教育,顯得多么重要
如果說老師與學生家長是同一戰壕戰友,那么在孩子—老師—家長的三位一體實踐中,無疑老師是其中的總設計師。
家長與學生共同成長,離不開老師的正確教導和幫助,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不偏離方向,才不會違背教育的本意。
今天的家長課,我最大的收獲是,從校長到班主任師都向我們家長傳達了這樣一個理念:成人比成才重要、成長比成功重要、情商培養比智商開發重要。
教室的標語“注重每一個細節,養成良好習慣,做最好的自己
”讓我很是振奮。
一個小學生如何成為一個健康向上的中學生,將來成為一個好學生,在最短時間改掉壞毛病,培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是當務之急
班主任王老師,還給我們講了可能每天每個家長都在重復犯著和實踐著的錯誤,家長描述孩子的兩個特征和誤區,一是“我家孩子聰明就是不干”,言下之意就是他的孩子智商不低,因為每個家長從內心來說也不愿意也不會承認自己的智商低,道理很簡單,如果我們的家長自己的經歷是曾經學習成績好,他有理由相信孩子理所當然成績好;如果自己成績不好,他也會找出很好諸如生不逢時、遇到不好的老師等理由,為自己過去沒有取得好成績合理化。
二是誤把“聰明、漂亮說成孩子優點”,其實聰明、漂亮是孩子的特點而不是優點,勤勞、善良、可愛、正義和樂于助人等才是孩子的優點。
有的家長總是抱怨自己的孩子就是粗心、反應慢、有點笨,粗心其實是知識沒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肯定有其盲點,或者說是訓練強化不夠。
反應慢和笨,絕大部分與智商沒有關系,主要原因是學習方法不正確,如果家長或老師反復這樣說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會成為一種心理暗示,這種心理暗示,反復刺激和強化,就會成為孩子內心的一種自覺,總以為他不如別人,最重要的是對自己失去信心。
從我個人經歷來說,這些對孩子成長將有終身影響,我以為自卑、自尊、自信,從人性的弱點和優點來說,是生來自有,從教育來說,又是一個學習實踐過程,是一個成長和積累的過程,如果一個人反復得到自信的信息,他就會變得更自信,實現著自己的自信,享受著自己的自信,甚至會傳染給他人,與別人快樂地分享著自己的自信和成功,反之亦然。
王老師按學生段考成績把學生分為優秀生、單科狀元、進步生進行獎勵,特別是讓孩子給家長戴上紅花,還鼓勵沒有得獎的同學下次一定能取得進步。
更讓人意外的是,她讓不同的學生代表發言,用學生去感化學生,用學生去引導學生。
我的孩子當時就對我說,“下次,我一定成功
”適當的激勵會伴隨孩子的成長,成為他們不斷取得進步的動力,也印證了人們常說的一句話:老師的一句話也許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初一新學期開學感言
告別朝夕相處的六年小學,你們——天之驕子懷著激動和新奇的心情,邁進了僑中這座知識的殿堂,開始了緊張而又有序的初中三年的學習生活。
走在人生的第一個路口,你是什么感覺
是憧憬,快樂;還是茫然,失落
有這樣一則故事:在非洲,每天早晨羚羊睜開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須要跑得更快,否則,我就會被獅子吃掉。
而在同一時刻,獅子從睡夢中醒來,首先閃現在腦海的一個念頭是,我必須跑得再快一些以追上更多的羚羊,要不然我就會被餓死。
于是,幾乎是同時,羚羊和獅子一躍而起,迎著朝陽奔去。
生活就是這樣,不論你是羚羊還是獅子,每當太陽升起的時候,就要毫不遲疑地向前奔跑。
每當太陽升起的時候,我們都應該想一想我今天做出怎樣最大的努力。
其實,生活的快樂,不就是尋找、創造和付出嗎
一位哲人說過,太陽每天都是新的。
是啊,生命的每一天都是新鮮的,也都是特別的。
只要用心留意每一天,你將發現處處有奇跡。
至此,你可能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不要讓昨天占用今天太多的時間,五彩的夢想不可以掛在明天的風箏上,要把握好每一個今天。
進入中學,你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為此,你準備好了嗎
比如,怎樣與陌生的老師、同學相處,怎樣調整好學習方法,如何把加重的課程學到最好,如何排解來自老師、家長乃至自身的學習壓力,……諸如此類,都需要現在的你去認真思考。
笛卡爾說過,我思故我在。
我說,成功只光顧有準備會思考的人。
初中不是小學的簡單的繼續,學習內容,知識難度,都更上一層。
抽象的邏輯思維不象小學那樣簡單的記憶,這需要我們思考理解和掌握。
初中是行駛中的轉折和爬坡,生活常識告訴我們,當迅速行駛的汽車在轉彎或上坡時,缺少心理準備的乘客很容易站不穩而摔倒,同樣在初中新生活開始的時候,如果我們缺乏心理準備不能及時調整就會出現不適應。
初一家長會后學生的感想 作文
家長會,一個多么熟悉的字眼,在每次考試后,學校都會舉辦一次家長會,拆開來看,是由“家長”和“會”兩個詞所組成。
“家長”,父母和藹的形象,“會”在我的印象中應該是一個莊重的名詞。
可和藹的家長開了莊重的會后,就會變得讓人無比恐懼。
今天下午家長們陸陸續續進了校門準備為自己的孩子開家長會,在開家長會的這段時間里,我們學生進了大廳開始看電影。
我雖身在大廳中,但卻“身在曹營心在漢”心七上八下的,一點也不安靜。
看著看著就想老師有沒有批評我
回去媽媽會罵我嗎
……一連串的疑問在我心頭凝成一個大問號。
我在大廳中坐立不安、左右徘徊。
誰說“少年不知愁滋味”
我這會兒,不正愁嗎
事間過的真慢,真是度秒如年哪
好不容易熬到了家長會結束,我迫不及待的跑上樓,這時我從媽媽那嚴肅的表情中我并沒有看出一絲希望,心想:“這次老師肯定說我了,回去肯定沒好果子吃。
”果不其然,一上車,媽媽就開始批評我:“怎么才考這么點分
你看你多粗心哪
你考試時怎么不檢查
”“我,我,粗心了。
”我的臉紅了,心里十分愧疚。
“下次細心點,馬上就要升學了,你怎么還不努力
”媽媽說道。
聽了媽媽的教誨,我深感慚愧。
但我也不會氣餒,我一定不會再讓家長為我的學習成績而操心,我一定要把自己的學習成績提升上去;讓老師為我的進步而喝彩,讓家長為我的進步而驕傲
家長對孩子的成長感言,寫初一入校一年來的感受
要家長寫怎么可以讓大家幫你寫,米有真情實感的啦
初一家長感悟怎么寫
給你結構參考一下,應該分為三步
【第1句】:入學時的難度與感受
【第2句】:當下學習狀況與努力
【第3句】:展望初二和中考展示自己的支持,對孩子的信心。
說說不足與優點就可以了。
加油^0^~
初一孩子10月份考試排名第一,老師叫家長寫感想要怎么寫呢
因為你說的時間要求不清楚,有三種方式可以寫。
但具體要根據你們老師的要求,來寫。
【第1句】:寫家長會沒開時的感想。
因為家長會還沒有開,只能寫學生對即將召開的家長會的心情和感想。
這個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感受去寫,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肯定心情是不一樣的。
【第2句】:寫家長會召開以后的感想。
這個就根據自己對家長會的感受,寫出自己的實際感想就可以了,怎么想的就怎么寫。
不要杜撰,好的文章就是寫出真情實感。
【第3句】:家長會上的發言。
(1)事前可以擬定一個設想的感想,一般根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孩子在學習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家長可能的態度和表現。
主要的是寫作為學生應該如何理解家長的心情,不辜負家長的培養。
如果是作為學生代表發言,就要寫出多數學生的主要感受。
(2)寫的時候,注意在稿紙的右邊多留出空白處,便于添加新的內容。
(3)家長會召開時,根據當時自己的實際感受,迅速添加、補充到預先留出的空白處,對于個別事前寫的不合適的地方,及時修改。
這樣,就是一篇不錯的家長會的即興感想發言了。
(4)如果還想寫的更好一點,就事前聽聽自己父母的意見,再有時間,就多聽聽其他一些家長的意見。
這樣,稿子一定就更加的精彩。
相信你一定會寫好的。
有問題及時聯系。
家長感言怎么寫
家長感言:對自教式進行反復反省使我深刻地認識到;一個除了經常督囑他學習,在學習上刻苦用功學習之外,還要叫他為人處事,使自己的孩子學會怎樣為人,待人,為人處事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在這樣的情況下再明確學習目的,這樣學習的積極性自然會明顯地提高。
通過這次家長會我體會到:
【第1句】: 要時常和孩子溝通,要把孩子當朋友。
不要以命令口氣去教育和強迫方式教孩子去做事。
【第2句】:多給予孩子以鼓勵和表揚,孩子做錯什么事情不要一味的去批評和指責。
【第3句】:要培養孩子自信心。
父母要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因為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
父母的習慣將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和命運。
【第4句】:培養孩子在學習中需要有一個積極心態。
回想自己的教育方式,確實需要許和改進。
首先沒有放下身架和孩子做朋友,沒有花更多的時間去與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
對于孩子的優點和成績,覺得理所當然,應該是這樣的,而對于他的缺點和失誤,只是一味的訓斥他,沒有正確加以引導和分析,鼓勵他勇敢走出低谷,培養他的自信心,重新去主動進取。
我覺得今后是我們做家長的更新觀念,與孩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成長的時期,改變以往的方式、方法,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充分表露自己的情感,抽出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去交流。
做好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給他足夠的自主權,不能加給自己的觀念。
同時給孩子經歷失敗的機會,讓他正確對待成功和失敗,笑對人生,給予他足夠的力量,盡可能的多鼓勵,讓他知道健康的心態是最重要的,失敗,不過是重頭再來。
還有就是和孩子一同去多看積極向上、豐富的課外書,和孩子共同學習,對于困難,共同面對。
健康、向上,樂觀、進取,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和習慣,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