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句帶借喻的句子
【第1句】: 關于借喻的句子
借喻是比喻的一種。是以喻體來代替本體,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直接把甲(本體)說成乙(喻體)。借喻由于只有喻體出現,所以能產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達效果,同時也使語言更加簡潔。關于借喻的句子例如:
【第1句】:不能讓這些充滿暴力的漫畫毒害我們的幼苗。(幼苗 = 兒童)
【第2句】:他搖曳著一頭的蓬草,沖出門外去上學去。(蓬草 = 凌亂的頭發 )
【第3句】:別小看這種樹的“胡子”,它使榕樹成為地球上”樹木家族“中的巨無霸 。(胡子 = 榕樹的根)
【第4句】:星空中銀盤高掛。 (銀盤 = 月亮)
【第5句】:飛躍的羚羊,勇奪奧運銅牌。(飛躍的羚羊 = 田徑好手)
【第6句】: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以「厚障壁」來比喻感情距離。)
擴展資料
【第1句】:借代,顧名思義便是借一物來代替另一物出現,因此多數借代詞為名詞。使用時,必須考慮替代的正當性與通用性,盡量不要化簡為繁,并且要讓文義通順。并且,此時的借代一般是類似于以小見大,用小事物來反映大的局面或情況,使句子更形象具體。通俗的說,借代是一種說話或寫文章時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的修辭方法。被替代的叫“本體”,替代的叫“借體”,“本體”不出現,用“借體”來代替。
【第2句】:借代與借喻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們的性質卻完全不同:(1)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2)借喻側重相似性,借代側重相關性;(3)借喻可以改為明喻,借代則不能。(4)借代的本體與借體之間有實在的關系,一般地說,這種關系還是相當密切的;(5)借喻的本體與喻體是本質不同的事物,人們不過根據它們之間具有的相似點,通過聯想把它們聯系起來。
【第2句】: 寫幾個借喻的句子,越多越好
借喻和借代:
1)這兩種修辭方法的本體都沒有出現,而只出現了喻體或借體
2)借喻是靠“相似點”把本體和喻體聯系起來的
3)借代卻是靠“相關性”把借體和本體聯結在一起
4)借喻是靠“喻”使語言生動形象的
5)借代則是靠“代”將事物的某一相關部分的特征拿來代替本體使形象突出、語言生動的
怎樣區分排比和反復
排比是把內容相關,結構相同或相近,語氣一致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短語、句子連接起來運用的一種修辭方法,恰當地運用排比,能加強語言氣勢,使思想內容層層深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反復是為了突出某個意思,強調某種感情特意重復某個詞語或句子。請看例句:
A.沙丘的移動雖然慢,可是所到之處,森林全被摧毀,田地全被埋葬,城郭變成丘墟。
B.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C.殺死了人,又不敢承認,還要誣蔑人,說什么“桃色事件”,說什么共產黨殺共產黨,無恥啊!無恥?。?
D.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將要學習你的榜樣,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
我們來分析一下:
A是排比句,它用了三個結構相同的主謂短語把風沙的危害寫得極其具體,其語勢如瀉堤之水,不可阻擋。
B也是排比句,“開我”、“坐我”、“脫我”、“著我”四個內容前后相承、語氣一致、結構相同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對這些生活細節的描寫,從內心深處表現了木蘭對和平生活的熱愛,渲染了歸來時的喜悅之情。
C句中,“無恥啊!無恥??!”是反復的修辭方法,突出了聞一多先生對反動派殺害李公樸先生的滿腔憤怒,使反動派的丑惡嘴臉躍然紙上,一覽無遺。句子反復,它主要歌頌了中華兒女在抗擊侵略者中的偉大精神。
排比和反復的區別在于:首先排比是為了加強語勢,反復是為了突出強調某種感情。其次,排比是把三句或三句以上的結構相同的句子連在一起,反復是把某個詞語或句子重復二次以上。再次是排比中有部分提示詞語相同,而反復則是詞語或句子完全相同。
【第3句】: 要20個含借喻的句子
看吧,狂風緊緊抱起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將它們甩到懸崖上,把這些大塊的翡翠摔成塵霧和碎末。(高爾基《海燕》)
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說不出話。
(魯迅《故鄉》)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獸,
吃盡了我們的血肉。
一旦把它們消滅干凈,
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
“這輪曉日從我們民族歷史的地平線上一躍而出,閃射著萬道紅光,照臨到這個世界上?!保钏贰短┥綐O頂》)
天上張著灰色的幔。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
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厚障壁了。
其缺點是見樹木不見森林,揀了芝麻綠豆卻丟了西瓜。
1)一串碎玉從夜鶯的喉嚨里吐出來。一串碎玉
2)代溝是什麼?是下一代跟上一代之間有著一道無形的墻。一道無形的墻
3)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有很多,學生應選擇適合自己的來用。鑰匙
4)家,是每個人的避風塘。縱使外面風風雨雨.回到家里,便覺安然。風風雨雨
5)煤礦工人,努力地在地底下挖掘黑金。黑金
7)住在這白鴒籠內,又怎會舒適自在!白鴒籠
8)坐在飛機上烏瞰大地,只見一片大草原,還有一條長長的白帶子。白帶子
【第4句】: 比喻句分為明喻.暗喻.借喻. 請各告訴我三句話.
明喻:有很明顯的判斷詞的時候 在看到一個句子的時候首先判斷是不是比喻句 這是前提 然后再看 有"好象""似乎""如"之類的明顯的標志詞,舉例:朝氣蓬勃的孩子就象六七點種的太陽 首先這是個比喻句 又有標志性的詞"像" 這就是明喻; 暗喻:在你看到一個句子的時候判斷他是一個比喻句 但是在這個比喻句只沒有標志性的詞 這就是暗喻 舉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這里將瀑布比作銀河 是比喻句 但是卻沒有標志性的詞語來判斷 這就是暗喻;借喻:借物來作比 更身一層的比喻 舉例:芙蓉如面柳如眉 將芙蓉比作面 將柳條比作眉毛 這樣的比喻更說明一個人的美 是更深一層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