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留守兒童家訪感言
關于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情況匯報
關于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情況匯報縣關工委:自收到武關委發(20**)01號文件后,我們河道三農中心高度重視暑期留守兒童工作,精心安排,強化措施,全方位開展了暑期留守兒童關愛活動,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第1句】:及早安排、廣泛宣傳,精心部署。
7月上旬,全中心組織召開了各村書記、主任及學區、駐中心派出所、衛生院負責人參加的會議,對暑期留守兒童工作做了全面安排部署,及時印發了《河道三農中心關于暑期加強對留守兒童關愛教育管理工作安排》,通過廣泛宣傳,在全中心上下形成了共同關注留守兒童、共同關愛留守兒童的濃厚工作氛圍。
【第2句】:開展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
一是對全中心重點、貧困留守兒童開展了黨委成員、機關中層結對幫扶活動,共為42名留守兒童送科普書籍84本,輔導功課11次;機關駐村干部、大學生村官堅持每周組織留守兒童與家人親情視頻1次,每周組織觀看一次教育短片,同時加強與留守兒童進行感情溝通,幫助他們消除心理障礙。
二是開展慰問活動。
中心集中對8名重點留守兒童開展慰問活動,為他們贈送勵志書籍和文體用品,同時文化站堅持每周組織8名重點留守兒童開展一次文體活動,極大豐富了留守兒童的假期生活。
三是進行家訪,充分掌握留守兒童學習生活情況。
中心教育學區組織
家長對留守兒童的心得體會怎么寫
留守兒童的教育是在社會發展形勢下,學校教育面臨的新課題,留守兒童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更是我們代理家長的重點。
作為代理家長,深知責任的重大,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做到了以下幾個方面:一、要有愛心、耐心。
許多教育家都指出,沒有對學生的愛,就不會有真正的教育,愛是教育學生前提,在代理家長工作中應把愛放在重中之重的位臵。
對留守兒童來說,他們更缺少愛,更渴望得到老師、同學、社會的關注。
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因此,我們作為代理家長要努力從生活上、學習上給他們無微不至的愛,從小事上細節上多關心他們。
時刻關注他們的思想變化,及時溝通。
二、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問題是“留守兒童”最容易出現的問題。
外出務工父母無暇顧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幫助,缺少父母的溫暖和教育,這對學生心理產生極大影響。
留守兒童一般內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較脆弱。
另一部分學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經常往家里寄錢,有的甚至給孩子買了手機,加上監護人的嬌寵溺愛,導致孩子養成大把花錢、逃學上網、吸煙喝酒、自暴自棄等不良行為,這樣的學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蠻橫。
針對這一特點,我利用課余時間講節儉的重要性,放一些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讓他們養成節儉的生活習慣,體會父母的不易,讓他們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愛他們,而是為了使他們生活更好。
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并舉辦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另外,開展心理質詢活動,及時解答他們的疑惑。
幫他們少走彎路。
鼓勵、組織留守兒童們多參加業余活動,以填補父母不在身邊的空虛。
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們不能在父母身邊撒嬌,和父母一起享受天倫之樂,所以他們的思想上難免會出現空虛,又由于他們有比別人多出來的大量的時間無所事事,如果不能正確引導,他們很容易養成自閉的性格或是迷上打游戲等不良的嗜好。
針對這種情況,我在平時多引導他們多讀書等進行有益的業余活動。
三、加強對留守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強學生法制觀念大多數留守兒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監管,自制力差,脾氣暴躁,往往因為一點小事與同學打架,嚴重影響了其他學生的安全,造成極壞影響。
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作為他們代理家長,我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講如何自我保護。
從電視上、網絡上、多搜集一些實際例子,對學生進行教育。
四、多進行家訪,及時了解情況對于這些孩子,要多進行家訪,及時了解他們的情況,與他們現有監護人進行交流,授予他們家教的方法,讓這些沒有父母在身邊的兒童,能夠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問題及時和學校溝通,并能與學校教育同步,從而達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這樣既能讓兒童們勞逸結合,又能讓他們形成一定的生活規律,要善于和兒童交流溝通,讓他們從監護人身上感到親情,進而對監護人產生依賴性和信任感。
總之,作為老師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學習進步的引導者,生活的保護者。
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溝通”很重要。
“三多”,即多與“留守兒童”談心,彌補“留守兒童”的親情缺失;多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多進行家訪,了解孩子在家活動和學習情況;“二知”即知道留守兒童的個人基本情況和家庭情況;“一溝通”即定期與留守兒童父母電話交流溝通,并采取針對措施,提供必要的幫助。
用關愛、親情為留守兒童營造溫馨的家園氛圍,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并讓每一個留守兒童不再孤單,不再無助,在學校同樣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總結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為更好地關愛留守兒童,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學習生活環境,我校按照留守兒童之家的工作要求,充分認識到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我校從實際出發,加強了對留守學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兒童把學校當成了自己的家,為切實做好關注教育,關注留守兒童的這一工,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成立關愛小組,加強領導為加強對留守兒童工作的統一領導、管理及跟蹤工作,學校十分重視對留守學生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中層干部和各班班主任為成員的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
各負其責,確保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工作的順利開展,確保留守學生留得下、學得好、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健全關愛制度,明確責任為了讓確保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落到實處,學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第1句】:完善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系卡。
學校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學校的留守兒童,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聯系電話;清楚代理監護人的姓名、聯系方式,便于老師與家長、代理監護人聯系溝通,配合教育,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兒童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并收集學生學習、活動、日常行為表現、情感表現等材料,
【第2句】:建立代理監護人隊伍,實施教師結對幫扶留守兒童。
由班主任、科任老師與本班留守兒童結幫扶對子。
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讓教師成為“代理家長
針對留守兒童的家訪,寫一些記錄。
關于兒調告 內容摘要:留守兒童問題如今已經成為了社會性問題。
基于課題需要和我們 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我們針對留守兒童問題在某些偏僻的農村驚醒了實地的調查 和走訪。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發現農村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心理等方面存在 著比較突出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協同合作。
關鍵詞:留守兒童 現狀 原因 建議 留守兒童問題是近年來出現的一個新名詞。
隨著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 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在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即為留守兒童。
調查顯示,本地的留守兒童中有大部分處于0—14周歲。
父母外出打工后,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護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絕對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人意處,這種狀況容易導致留守兒童“親情饑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偏差,學習受到影響。
在當地留守兒童問題如此嚴重的情況下我將我在調查中發現的幾個問題整理如下: 一、留守兒童存在嚴重的“親情饑渴” 親情的撫慰與關懷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地的留守兒童中大部分正處于身心迅速發展的時期,對自身變化、人際交往等方面有著自己的理解與認識,同時也面臨許多方面的問題和煩惱,需要有渠道傾訴,有親人安慰。
但由于留守兒童的父母長年在外務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幾年都難以給孩子打一個電話、寫一封信、見一次面,以此維系親情很難勾通思想,傾聽煩惱,給孩子予以足夠的關懷。
有的父母多年不與孩子見面,至使孩子遺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談不上有何親情。
二、大多數留守兒童學習成績中等偏下 盡管有許多留守兒童也表現出了強烈的求學愿望,然而,留守兒童實際學習情況卻不容樂觀。
從總的調查情況來看,留守兒童只有2%的成績優秀,10%的成績中等偏上,成績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當差的卻占到了88%
這主要是由于心理問題的干擾以及學習自控力較差所造成的。
在我們的問卷中,有絕大部分的留守兒童反映無人督促學習,這反映出監護人本身的態度和能力減弱了原有家庭的監督作用,影響了他們自控力的形成。
三、心理封閉和情感世界問題。
據調查顯示,留守兒童監護人對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介入較少,關注不夠。
由于遠離父母,缺少了起碼的與父母交流的機會,而監護人又無暇顧及他們的情感變化,這對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常引發種種心理病癥,如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自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
四、監護人缺乏保護意識導致的意外傷害比例較大 由于大部分留守兒童屬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對突發性事件也缺乏應變和自救能力,沒有父母的直接監護,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
加上不少留守兒童上學路途較遠,經常起早摸黑趕路,人身安全令人擔憂。
五、留守兒童的行為習慣較差。
大多數留守兒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生活習慣不良,表現在不講衛生、不換衣服、挑食挑穿、亂花錢;有的留守兒童行為習慣較差,在家里不聽代養人教導,頂撞祖輩、不服管理、我行我素。
六、監護人自身綜合素質偏低。
調查發現集留守兒童監護人大多數是老年人,年紀較大,文化層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們不知道從心理上關心孩子、照顧孩子,不能在學習上給予幫助和指導,在教育態度、教育方法上還是老一套,與孩子在交流溝通上存在困難。
當地留守兒童大致存在以上問題,當然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我們用心去發現。
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是我們不容忽視的,留守兒童問題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教育方面的問題,它已逐步變為一個社會問題。
這一問題的解決有待以家庭、學校、社會及政府各方面共同努力,協調合作。
對此,我有以下建議: 一、 家庭方面 目前多數農民文化程度不高,他們誤以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家長只要給錢給物當好“后勤部長”就可以了,至于讀書是學校和老師及兒童自己的事情,家長是沒有什么責任的,他們一般認為兒童學習成績的好壞是由兒童個人的素質決定的。
家長應該改變這些不正確的思想,樹立“子不教,父之過”的教育責任觀,明確教育子女是自己的應盡之責,家長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響對子女的教育。
即使在外地務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責任承擔起來,與學校、社會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
應主動與子女的任課老師、村主任聯系,加強溝通。
向老師說明自己的情況,了解子女的發展變化,共同商討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這樣才不致于使“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現盲區。
家長還應加強與“監護人”聯系及親子間的溝通。
及時掌握孩子的學業、品行及身體健康狀況,并通過各種方式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進行指導,要求“監護人”一定要保證孩子充分的學習時間,一定要囑咐其對孩子的嚴格要求,加強生活和學業的監護。
另一方面,應采取多種方式,注意與孩子的溝通交流。
溝通的時間間隔越短越好,保證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況以及孩子的心理變化;溝通內容力求全面、細致,溝通中父母要明示他們對孩子的愛與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們的家境與現狀,通過溝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感變化;溝通方式可以多樣化,除電話外,可采用書信等進行交流。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無暇的“翡翠”,只要心里裝有父母和親人的愛,他們就有積極向上的原動力,就會學得更棒,做得更好 二、學校方面 (1)建立健全留守兒童檔案 及時向監護人和外出務工家長通報其成長情況,形成學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
教師應承擔起家長或監護人的部分責任,多與留守兒童交流談心,提高親密信賴程度,給予更多關愛和正面引導。
(2)為與留守兒童溝通提供方便 可開通親情熱線電話,為外出務工家長與子女溝通提供方便,權衡利弊,最好能建立起封閉式教育。
三、社會方面 凈化社會環境,加強對學校周邊環境的監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網吧、游戲廳、錄像廳等,這些不良社會環境對自制力比較差的兒童存在著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誤入歧途。
總之,留守兒童問題是一個綜合性問題,既牽涉到教育方面,也關乎心理、社會、法律、經濟等方面。
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影響的不僅僅是孩子的成長,同時也影響到他們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的工作,更遠的會影響到社會的安全和穩定。
因此,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及成長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會能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和重要性,從而使大家自發自覺的來關愛、幫助、支持留守兒童,提高農村教育水平,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讓祖國的花朵飽含著生機,期待著怒放的那一天。
小學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小學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隨著農民外出務工的增多,“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隨之越來越多。
為更好地關愛留守兒童,給他們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學習生活環境,我校按照留守兒童之家的工作要求,從我校實際出發,做了一些探索,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調查了解情況每學期開學初,學校以班主任為主,聯系村委干部到村里了解留守兒童的情況,研究分析做好記錄。
如:學習、生活上有無人監護管理,身體狀況如何等。
為切實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讓他們更好地融入學校大家庭,做好切實的準備,我們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之家,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程。
二、成立領導小組為加強對留守兒童工作的統一領導、管理及跟蹤工作,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
形成了以校長親自掛帥,副校長負責對留守兒童的安全法制教育,總輔導員負責對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負責對留守兒童的學習教育及生活教育等。
確保關愛留守兒童活動順利開展,這樣有利于提高留守兒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護和自我調節的能力。
三、營造氛圍,開展活動
【第1句】:營造關愛氛圍,感受溫暖學校將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作為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在校園內、在家訪中,在班級內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全校師生營造了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尊重“留守兒童”的人格,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達到讓留守兒童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真正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班級集體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第2句】:開展為貧困留守兒童捐助活
2022--2022學年度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2022—2022學年度南李營小學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為更好地關愛留守兒童,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學習生活環境,我校按照留守兒童之家的工作要求,充分認識到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我校從實際出發,加強了對留守學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兒童把學校當成了自己的家,為切實做好關注教育,關注留守兒童的這一工作,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成立關愛小組,加強領導為加強對留守兒童工作的統一領導、管理及跟蹤工作,學校十分重視對留守學生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全體教師為成員的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
各負其責,確保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工作的順利開展,確保留守學生留得下、學得好、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健全關愛制度,明確責任為了讓確保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落到實處,學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第1句】:完善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系卡。
學校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學校的留守兒童,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聯系電話;清楚代理監護人的姓名、聯系方式,便于老師與家長、代理監護人聯系溝通,配合教育,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兒童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并收集學生學習、活動、日常行為表現、情感表現等材料,
【第2句】:建立代理監護人隊伍,實施教師結對幫扶留守兒童。
由班主任、科任老師與本班留守兒童結幫扶對子。
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讓教
幼兒園留守兒童家訪手記表怎么寫
幼兒園小班家訪表怎么寫做一個表每個孩子一張。
內容包括兒姓孩子在家表現、對幼兒園的建議以及意見、希望幼兒園在哪些方面加大力度最后讓被家訪人簽名。
態度誠懇、熱情一點,家長都很樂意填寫表格的。
你是幼兒園老師還是家長啊
家訪記錄表需要有的內容:幼兒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父母姓名、父母學歷、父母工作單位、父母手機號碼、家庭住址、家庭電話號碼這個問題很簡單:最好電腦制作一份通用表格:某某幼兒園家訪記錄表家訪時間: 年 月 日 點 分家訪同學姓名: 家長姓名: 家庭地址: 聯系電話:家訪內容在家表現 父母對小孩的期望 在家飯量 睡覺情況 近期有無感染疾病 對幼兒園的建議 對幼兒園的意見 老師點評 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