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2022年大閱兵的感言
寫2022年閱兵的感想
丨今天我觀看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和大閱兵。
閱兵過程中,中國以嶄新面貌亮相,吸引了全世界目光。
地面官兵受閱方隊全副武裝,斗志昂揚;我國自主研制的各型戰斗機混合而成利劍般隊形呼嘯而過。
這次盛大閱兵展示了中國的軍事實力,展現了中國的軍威,也讓觀者熱血沸騰,大大激發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這樣龐大的一個民族,篳路藍縷走過來,朝著共同的美好愿景昂首挺胸從沒停下過腳步。
因為有無數人曾經乘著時代的波浪沖鋒陷陣,因為如你我一樣的平凡人現在此刻眼里不滅的驕傲之光。
而一百年前勇敢的人們夢想勾勒的那個社會圖景,我們真的做到了。
能成為偉大民族之一員,能生長在這樣一個平安祥和的新時代,在這藍天底下道賀新中國七十華誕,滿心洋溢著驕傲,何其榮幸
我收看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獲益匪淺。
強大的祖國需要一支正義之師、威武之師、勝利之師。
這樣就能做到“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為此,我們要牢記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黨的強軍思想,堅定不移地走中國強軍之路,努力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為把我們這支英雄的人民軍隊建設為世界一流軍隊而努力奮斗
2022國慶節70周年心得感想5篇_2022國慶節閱兵有感
2022國慶節70周年心得感想5篇_2022國慶節閱兵有感----WORD文檔,下載后可編輯修改----下面是作者為各位老師家長學生收集整理的范本,歡迎借鑒參考閱讀,您的努力學習和創新是為了更美好的未來,歡迎下載
2022國慶節心得體會 每個星期一早上,我們都要舉行升旗儀式,每當莊嚴國歌響起,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我的心就激動不己。
我們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歷史,悠久而深遠,我為我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我們中國有獨特的漢字,有形式各樣的古詩詞,有色彩斑斑的陶瓷......但不知什么時候,貪婪的侵略者的魔爪伸向了我們中國來了,紛紛掠奪我們中國的財富! 1840年第一次戰爭開始了,1842年又開始了第二次戰爭。
接著中法戰爭、甲午戰爭,使我們的母親逐漸衰弱,侵略者又趁火打劫,逼迫我們簽定下了《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黃埔條約》等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使我們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我們的“母親”逐漸認識到了這個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正是因為這樣,我國涌出了無數的愛國英雄,他們的名字千古流芳,他們的故事家喻戶曉。
有虎門銷煙的林則徐,有抵抗倭寇的戚繼光,有收復臺灣的鄭成功,有抗日英雄趙一曼,”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譚嗣同......正是因為有這樣無數的愛國英雄,中華民族才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1949年10月1日,當毛主席用洪亮的聲音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全國人民一齊歡呼。
當香港回歸時
看70年閱兵后的感受50字左右。
今天的雨并是精彩至極,這也不僅是我想起了70年前那段灰暗的歷史。
就是這么一個落后的國家雀友意志堅強的人民作支柱。
他們以超人的毅力耐力抗戰最后終于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那血火淬煉的抗戰精神在歷史的星空中,在抗戰老兵的心中定格成永恒。
觀看大閱兵的感想
今天是全國人民最高興的一天,我們的祖國母親六十華誕。
雖然在這一天我沒能親臨現場,親身感受一下當時的氣氛,可我坐在電視機前也一樣激動、高興。
早晨九點多鐘,我們就坐在電視機前等著,起初的新聞報道了將要接受檢閱的官兵們在積極的準備著,還有那些群眾游行隊伍和學生隊伍也早早地集合在一起,三點就在天安門附近開始排練。
隨著記者的視線,我們了解到軍人在國慶前的準備,那些大學生和禮儀小姐也在準備著,教員對她們也是一樣的嚴厲,她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嬌弱的身軀都經受著風吹日曬,兩個小時站樁和幾公里的正步是她們每天的必修課。
在訓練中有哭有笑,還有受傷的,可她們依然沒有退縮,頑強的參加訓練。
記者問他們累不累,他們都一致的回答“不累,一點兒都不累”,此時的他們都是激動的。
十點鐘的時候,鏡頭轉向了天安門城樓上,國家領導人一一的走了出來,主持人宣布了第一項:升國旗。
國歌奏起,紅旗也徐徐上升,全國人民都在唱著國歌,此時它成了最流行的音樂。
第二項,胡主席發表了講話,接著進行了檢閱儀式,一路上只有兩句話“同志們好
”“首長好
”“同志們辛苦了
”“為人民服務
”短短兩句話也顯示出官兵們的士氣。
然后胡主席在城樓檢閱一個個的方隊,那一排排,一列列的方隊齊步走到天安門前,然后開始正步,令我們贊嘆不已,真的是太齊了,好像方塊一樣,每個人的腳步一致,走的度數也一致,好像是拿尺子量的一樣,包括他們的身高,簡直就是一個模板印出來的,時間分秒不錯,比一堆機器人還要整齊,這就是真正的“整齊劃一”。
綠色過了是白色,還有藍色,紅色,后面還有裝備、大炮和導彈也一輛輛駛來,主席在笑,人民在笑,全國都在笑。
中國六十年大慶,是如此的壯觀美好,這是全國人的共同努力,是團結的力量。
人人都努力著獻出自己的愛國心,祖國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的輝煌
(自己可以刪減一些)
70周年國慶閱兵觀后感500字2022
最直接,最強烈的感受是,我們經過了這么多年的艱苦奮斗,今天的我們真正的強大了,而且自信了,人們為這樣的成就感覺到歡欣鼓舞。
國慶大閱兵感悟
今天10月1日,祖國60時華誕。
從新中國到現在,祖國歷經的60年的風風雨雨。
回頭看看,那段艱難險阻的路程,讓我們悲嘆,但是祖國又有了新的開始
而今邁步從頭越,新的一年要有新的業績、新的成就,關鍵是要有新觀念。
新觀念就在于告別消極,迎來積極;告別煩惱,迎來快樂;告別遺憾,迎來希望。
新觀念就要有新的設計、新的企盼,鎖定新的目標;有新的追求,孕育新的情結,踏上新的征程,總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用“舊船票”登“新客船”,翻“老皇歷”過“新日子”。
當然,新與舊是相對的,新與舊本身就是客觀世界中存在的辯證法。
新陳代謝,是事物的普遍規律。
今天是昨天的延續,明天是今天的繼續。
舊中孕育著新,新中又產生著舊,新舊交替,永無窮盡,這就是事物的發展變化,這就是歷史。
新年的開端,是奔跑的起點,萬物生輝的開始。
新的開頭,要播下新的種子,這種子充滿了詩意,刻畫著藍圖,孕育著未來,是收獲的前奏曲。
有道是,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我們要扎扎實實地邁好第一步,乃至每一步。
在新的一年將要開端的時候,人們常常是盤點過去,掂量現在,展望未來。
2008年注定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極不尋常又極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北京奧運璀璨奪目,神七飛天漫步太空,抗震救災世界矚目,兩岸關系撥云見日。
當然,這一年也多災多難,年初南方風雪冰凍,五月汶川地動山搖,九月“毒奶”震驚世界,震災雪災毒災災連災,真讓我們五味雜陳,使我們更加領悟了多難興邦的深刻內涵,我們民族由此變得更加團結更加堅強。
歷經了大災大難大悲大喜而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中華民族,更令世界刮目相看。
在全球經濟還未從金融風暴的陣痛中醒來的寒冬中,迎來了2009年,這是人類邁入新世紀的第一個“9”,人民共和國走過了60年,預示著2009年又將是一個極不尋常的一年,是一個變革與重構交織、海水與火焰交融的一年,是我們有著許多期待的一年,也是世界期待中國再創經濟新奇跡的一年。
2009年將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全球風雨飄搖,中國也不平靜,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嚴重困難,同時也蘊涵著重大機遇。
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發展,我們看到了希望、有了盼頭,中國教育總網文檔頻道堅信中國的發展不會因全球金融危機而逆轉,中國經濟這艘巨輪繼續義不返顧地乘風破浪、勇往直前、駛向彼岸
改革未有窮期,我們還在路上。
在前進的路上還會有風險,還會有困難。
“事不避難,知難不難”。
最重要的是要在困難和風險中準確判斷形勢,在挑戰和考驗中清醒把握方向,增強憂患意識,充分認識國際經濟環境的嚴峻性和復雜性;增強機遇意識,善于從變化中捕捉發展機遇,在逆境里培育有利因素。
這一切,年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會議己經有了明確的答案和部署。
新的一年,是困難也是希望,是挑戰也是機遇,是期待也是付出,是收獲也是給予,把熱血奉獻社會,把汗水灑滿大地,把溫情帶給人間。
讓我們在黨的十七大精神的 指引下,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上,沿著昨天的足跡,走出新的天地,讓2009年的中國以多姿多彩和燦爛輝煌永載世界史冊,以更加輝煌的成就迎接和慶祝人民共和國60周年華誕。
看了大閱兵之后如何寫感言,簡短,精練。
感動,自豪。
熱血沸騰。
中國人民真的站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