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望貧困兒童感言
求看到貧困山區孩子的生活之后的感想(發言稿)
在接到支教的正式通知后,為自己在農村的工作和學習的情景曾經作過無數次的夢,夢里仿佛又回到兒時快樂的殿堂。
那兒的空氣帶著泥土的氣息,帶著花草的芬芳,那兒的孩子更是帶著質樸的笑容,天真,純潔。
夢想春天來臨,呼吸著濃濃的春意,倘祥在花“洋”草“海”里,吟誦著“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閑適盡在眼前又何須趕著周末擠著人流去踏青。
夏天,更可以溪里捕魚,河里捉蝦,戲水于江河之邊,納涼于濃蔭之下,讓涼涼的夏意沁透心脾。
秋天,可以山坡上“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喜看黃澄澄的稻穗綻開農民喜悅的笑容。
甚至還夢想著把課堂搬出教室之外,在晴空萬里下,在廣袤無垠的天地間,帶著僅有的幾個學生海闊天空 ??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同時也不得不驚訝于現代農村的高速發展。
高樓大廈,現代化的廠房比比皆是,一碧萬里的農田已不復存在,簡陋的教室濟濟一堂的是農民工的子女。
進入一個全新的環境擔任四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
教材是新的,學生是新的,領導同事是新的。
盡管之前已調整好心態做好“入鄉隨俗”的應適。
但初接觸還是恍恍然然。
這些孩子的文化知識遠不如城里的孩子,是由于父母文化水平的局限,教育觀念的偏差,忙于打工等因素的影響,對孩子缺乏必要的激勵和引導,關注孩子學習的甚少,孩子回到家里要么看電視,要么在外面玩耍,甚至流連于游戲廳,網吧等。
各方面發展是“自然狀態”——順其自然。
學生雖天真淳樸,卻顯得有些木納。
學生思維緩慢,語言蒼白,作業拖拉也就不足為奇了。
學生的認知水平遠在意料之外。
通過與學生的接觸并向同事請教之后,對教學工作的策略作了一些調整。
原來,自以為成功的方法方式不再是金科玉律,只好想了一些點子,一切從頭開始。
半期考試卷發下來了,望著一張張以離題論處的作文試卷,評講課上我不再為考出4個100分而沾沾自喜,不由得陷入了沉思,毫無疑問,平時作文教學的形式僅在課堂上,憑著老師一張嘴間或寥寥幾個學生的發言,內容僅限于教材的要求,對于我們這樣一所以農民工子女居多的學校來說已完全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了。
孩子們的思想被完全地禁錮,下筆猶有千斤重。
對于他們,由于父母出于對生活的考慮,極少有外出旅游的機會,難以有效地拓展知識面,再因為父母本身知識水平的限制,他們極少有機會能大量閱讀到課外書籍,從而從書本中汲取到豐富的精神食糧。
作文教學更是難上加難,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我的目光再一次落到試卷上,深究了作文的題目,我想應該順應兒童的心理構建作文的過程。
于是我就地取材,想到讓孩子們上一節自由活動課,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這些農民工的孩子幾乎沒有什么有益身心的玩具,我幫他們從體育室借來所有可以或不可以用的器材。
這些想法付諸實施后,隨著一聲“耶”的歡呼,久違了游戲的孩子們拋掉了手中的試卷奔向了操場,頓時,操場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完全沒有了課堂上正襟危坐時的呆滯與茫然。
他們有的三五成群跳繩,有的打羽毛球,有的玩陀螺,更有一群男孩子玩起了踢足球(受條件的限制,只有前鋒和守門員),乒乓球桌邊更是熱鬧非凡,每一粒飛球都緊扣著孩子們的心,引得歡呼聲陣陣。
每一個孩子都不閑著,他們都投入到自己喜歡的游戲中去。
望著玩興正濃的孩子們,作為老師我也不閑著,我在他們中間為他們喝彩,替他們加油,我注意地觀察著孩子們每一張神采飛揚的臉,留意著每一個小組活動的過程,他們的每一個漂亮的動作,每一句經典的評論,每一個隨著勝負而不同變化的神情都深深的地留在我的腦海中。
時光飛逝,隨著下課的樂曲聲響起,游戲活動結束了,孩子們興味盎然,他們一邊走向教室一邊談論著剛才激動人心的活動————我想評講這樣一節活動類的作文應該是水到渠成了。
于是我趁熱打鐵,在第二堂課上,我讓孩子們再次審題(半期考的作文題目要求),向孩子們簡單地介紹了活動類作文的一些寫法,包括由點及面寫法的應用,側重了描述活動過程及人物心里感受的重要性。
介紹完,我并不忙著讓孩子寫作文,而讓他們先好好回味一下剛才游戲的過程,把你快樂的回憶介紹給同組成員聽(課堂上孩子們都樂意把游戲過程介紹給他人,樂于把游戲時的情趣表達出來與他人分享)。
在濃烈的氣氛中,我也不失時機地敲邊鼓給予肯定性的鼓勵,給他們出出點子,想幾個好詞好句,引得他們興味盎然。
然后我讓孩子們打開自己的考場作文,再仔細閱讀。
我注意地觀察,孩子們的臉上大多寫滿了不滿意。
我趁機引導他們修改自己的作文。
課堂上出現了難得的安靜,只看到埋頭奮筆疾書的身影,只聽見沙沙的寫字聲。
不久,一篇篇新文便誕生了。
重新謄寫后的作文與考場作文已“面目全非”,閱讀之后,欣喜之情溢然臉上。
心里竊想:真不枉操場上那一頓筋疲力盡地來回穿梭,口干舌燥地不斷鼓勵啊。
我又舉一反三例舉了另一些活動作文的寫法,鼓勵孩子們進行練筆。
通過這樣一堂課我深有感觸,像指導這樣一類的活動作文,應該根據題意積極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或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通過參加各項活動,獲得一定的生活體驗,使作文成為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傾吐情感的過程,讓學生痛痛快快地大玩了一把,而后下筆成文寫過程談感受,學生的興奮之情自然躍然紙上。
這樣的作文又何其稱難呢
面對家庭教育嚴重缺失的農村小學,語文老師的作文教學更是任重而道遠,它需要老師的熱情更需要老師的智慧。
與孩子相處久了,就會慢慢感受到孩子們對老師的那份愛是何等的純真,“老師,我幫你抱作業本”“老師,下課后我們一起玩......同時,我也深刻體會到了做教師的艱辛,以前,我總認為教師是多么舒服的一個職業呀
每年有兩個可供自己支配的假期。
整天和孩子們在一起分享快樂從而擁有年輕的心態和思想,同時也就的教師是受人敬重的一個行業,因為在精神和物質上都收益不少.......而當自己親自走上講臺,這才發現,以前看老師只看到了他們頭上的光環,所以才顯得處分外的神圣,偉大。
身處其中,就會發現,老師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有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唯一不同的是老師出于自己的職業道德和為人師表的職業要求,需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心血和精力。
“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后得到的榮譽。
這其中所凝聚的又豈是筆墨所能道明說清的
短短的一個星期帶給我非常大的收獲,也重新激起了那些早已沉淪的思想,讓我以純真的眼光來看待世間的點點滴滴,讓我學會了換位思考,也讓我更加珍惜這美好的生活。
我會不由自主去看照片,腦海里浮現出一張張天真無邪的臉,又想起那群可愛的孩子,我清楚地記得,我們班好動的“百靈鳥”張金翠,記得班長王紅杏那燦爛的笑容,記得李一青給我畫的畫,記得聰明好動的王鑫,記得被別的學生打哭給我告狀的姚耀祖。
記得他們每個人的面孔與聲音。
更讓我會之不去的是在我每次上課的時候,他們都會把黑板布置得非常漂亮,還會寫一些打動我的話語“歡迎李老師來教我們”“李老師辛苦了”等等,就是這些真摯,樸實的話語足以讓我把在那里經歷的每一秒鐘都變成為永恒的烙印。
老師要走了,我親愛的學生,請不要拽著我不讓離去,請不要再問我“可不可以在留半天”......
離別是人生的一大悲境,真正感受它的時候,才知道心是熱的,淚卻是咸的。
人生相遇或許偶然,或許緣份,離別便是偶然和緣份之后的一種痛,這種痛將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
就是這樣純樸,這樣真誠的孩子們用他們那顆純凈的心靈,讓我一次又一次地向發自內心地對他們說:能當你們的老師,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 莫大的感動和動力,促使我努力學習更多知識,豐富自己,積蓄能量,再來教這些我親愛的學生們.路,還要繼續走下去,愛,仍然在繼續?? 一星期的支教工作就這樣結束,但一顆牽掛的心還留在那里。
也許我的到來不能馬上改變什么,可是我想至少通過我能給他們帶來一縷清新的空氣。
一星期來,可以說隨時隨地每時每刻都面對一種挑戰,我用行動戰勝自我,戰勝困難,走過這一星期的歷程,將在我的實踐生涯中寫下不平凡的一頁,也是對我人生經歷的一次極大的豐富,更是我人生道路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有辛苦地付出,就有幸福地收獲,我感受著支教賦予我生命的精彩。
支教對我們每個支教老師來說,是一次磨練,畢竟它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規律,要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
它同時給了我一個鍛煉的平臺,讓我學有所長。
支教工作時間雖然短暫,但很充實。
我將把這段經歷永遠地珍藏在心里。
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獲。
對于支教給予的清泉,我要讓它細水長流,生命也因為它而更加豐富和精彩,這將是我今后工作的不竭動力。
去慰問貧困生感悟
今天上午,我和蘭心、印象東歌等人先在門口集合,然后我們帶上慰問品和慰問金,兵分兩路開車走訪了5戶貧困家庭。
我加入澄江公益已有一段時間了,可是參加走訪貧困家庭的活動還是第一次。
我和印象東歌、雪原父女倆共四人是第一小分隊的,我們負責走訪慰問三戶貧困家庭。
一戶貧困家庭的孩子只有11歲,他的父親因工傷死亡后,他的母親就離家出走不再管他了。
可憐的孩子只能跟著他的爺爺相依為命,可是他的爺爺年紀已大,他沒有能力再出外賺錢養家了。
澄江公益知道他們的情況后,就有熱心人出錢出物捐助他們。
我們幾人幫著送去了大米、油、豬肉和水果等慰問品,還有一千元慰問金,祖孫倆對我們澄江公益的捐助很是感謝。
我們還鼓勵孩子要好好學習,并告訴他們:“每個月澄江公益會給他們送上好心人捐助給他們的米和油等物的。
”另一戶貧困家庭的大媽一人在家,她看到我們送的慰問品和慰問金后也很是感激。
接著,她又紅著眼跟我們講述了他們家的情況。
她和他的老伴都是忠厚老實人,生了兩個兒子,現在她跟小兒子和孫子住在一起。
前幾年,拆遷分房時,由于她和老伴的疏忽讓他的小兒子鉆了空子。
他的小兒子把拆遷后分的兩套房子都記在了自己一人的名下,也就是房產證上就只有他一人的名字,他的父母沒份,他的哥哥也沒份。
老大媽的小兒子有賭博的惡習,他賭博欠下賭債后已經把一套房子賣了。
現在他正準備把第二套房子也賣掉還賭債,可是這套房子是他們家唯一的房子了,他的父母和兒子還要在這套房子里生活。
如果他把這套房子賣了,那么他們就真得是無家可歸了。
他不光喜歡賭博、好吃懶做不工作,還會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隨意打人亂砸東西。
他的老婆被他打跑了,跟他離婚了。
有時候,他在打兒子時,他的媽媽去勸阻也會被他打。
周五晚上,他出門賭博前,還會拉上他的兒子一起走。
九歲的孩子被他不知道拉到哪里去了,經常一整夜都沒睡到覺,雙耳上的都有了,很是可憐啊
雖然大媽也勸阻過他不要帶小孩晚上出去,可是他根本就不聽,一意孤行地拉著孩子出門,他已經把兒子看成是自己私有的物品了,沒有給兒子送去關愛,給他帶去的只有傷害。
我們聽到這個情況很是為這個孩子擔憂,就怕他帶孩子出去干壞事害了孩子,印象東歌也說他會抽空找孩子談談了解情況的。
我們在臨走前都讓大媽放心,我們會想辦法幫她解決她說的情況的,讓她有困難就打電話跟我們澄江公益的人聯系。
得到他人的關心和幫助是一種幸福,關心幫助他人更是一種美德。
在我成長的歲月中,常常得到別人的關心和幫助,而今天,我也真真正正地學會了關心和幫助他人。
讓我們學會關愛,去關愛他人,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使我們的生活充滿快樂,也會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感情更加深厚
我們學校要捐書給貧困兒童,每個班有3個人要寫捐書感言,我不幸運的被抽中了,請各位幫幫忙,星期五就要交
首先我很高興能為遠方的朋友獻上一點微薄之力,我祝愿你們學有所成,將來為國家盡力,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才,同在一片藍天下,不論走到哪里我們都是中華兒女有素質有文化的中國人 謝謝大家
看望貧困兒童應該帶些什么
有急用 跪求幫忙
書,鉛筆盒,鉛筆橡皮等文具。
書包,名著等。
看望貧困兒童應該聊什么
孩子們。
你們要努力學習。
將來走出這里。
世界很大。
如何捐助貧困兒童,一對一的那種,不要太遠,并且希望每年暑假,或啥時候都帶孩子去看望看望得那種
請與河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系,讓他們推薦合適的有效的救助對象。
衡水我去過,其實衡水的貧困兒童和孤兒不少,在衡水藍天孤兒院,有許多非常可愛的孩子,可與該院取得聯系。
或者去探訪一下,找到合適的幫助對象。
求看到貧困山區孩子的生活后的感想(是發言稿),急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感覺我們太幸福了 有種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覺 這也讓我們明白了 我們要知足 不為貪圖享樂而忘掉自己的本性
看望貧困山區的孩子們作文400字
時間過的真快啊!回想起舉辦的同在藍天下,為貧困山區兒童捐書的活動時,我的心里又一次涌起一股暖潮…… 那是我5年級的一天,老師面帶微笑地對我們說:我校舉辦了一個活動,為貧困山區的兒童捐贈書本,希望大家踴躍參加。
這些話,時時刻刻印在我的腦海中,腦海中浮現的上一幅幅凄涼的畫面:一個個輟學兒童,用期望的眼神望著你,他們希望有嶄新的書供他們閱讀,但生活和經濟上的困難,使他們沒有書讀。
這讓人感到心酸。
貧困山區兒童的經歷,讓我感到加倍珍惜現在的生活。
我心里暗暗下定決心,要為他們做些貢獻。
中午,我一回到家里,就東翻西翻,找出我的百寶箱,媽媽看我這狼狽的樣,問:你干嗎呢? 我要給貧困山區的人捐書
看望資助的貧困兒童家里,帶什么東西好
錢,吃的用的,學習用品
走訪慰問貧困戶的感想。
感覺如果可以,把領導慰問貧困戶時費得汽油錢給貧困戶,都能讓人家花好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