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玉帶橋變化帶來的感言
高唐出名 地方
一為清乾隆時建造,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據說,乾隆皇帝每次去西山必從此橋下經過,不僅因為這座橋交通方便,還因為它造型玲瓏秀美。
現在,橋頭還留有乾隆皇帝的御題:東面是:螺黛—痕平鋪明月鏡,虹光百尺橫映水晶簾。
西面是:地到瀛洲星河天上近,景分蓬島宮闕水邊多。
二據查為本地客家富翁余鳳岐募資,建成于清朝1740年,故名“鳳岐橋”。
余鳳岐也因為修建,成為江西贛南客家戶孺知曉的人物。
清乾隆五年,虎山河水急流滔滔,兩岸如隔千里,來往行人極不方便。
為造福一方百姓,便利南來北往客商,當地富翁余鳳岐便召集當地民工,由自己出資,興建玉帶橋。
可是,當玉帶橋修到一半時便停了下來――修建玉帶橋工程沒錢了。
余鳳岐欲哭無淚。
余鳳岐經過反復思慮后,也顧不了富翁的臉面和難看,決定沿路乞討銀子來修建玉帶橋。
幸運的是,余鳳岐走了不過幾十里,便被一個好心的寡婦知曉,寡婦傾其家所有,付給余鳳岐銀兩,送余鳳岐回到了修橋工地。
玉帶橋終于竣工了。
余鳳岐造橋之心之誠之信,受到幾百年來客家人們的傳頌和稱贊
玉帶橋的介紹
高唐勞動局在北湖路,玉帶橋(湖上很高的拿個)北,順著花園小路向西60多米路北就是。
在高唐許多廠都是長白班。
標簽:
# 高唐玉帶橋變化帶來的感言
# 感言
聲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