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豐收節現場活動感言
以中國農民豐收節為主題的作文怎么寫
同學們們知道2022年9月23日是什么好日子嗎?讓我告訴你可是咱們第一屆中國農民節,是農民的節日。
爸爸和我相約一起去農村看看,“童”享農民豐收的喜悅。
我們起了個大早,驅車來到了南陵縣煙墩鎮靄里村。
步入村口,首先看到的是五個圓柱形建筑,像杯子一樣。
走進一看,四個矮小建筑上貼有“谷”字,另一個高大建筑上則貼有“豐”字,原來他們代表著糧倉,寓意著五谷豐登。
看見旁邊有一根扁擔,還有裝滿玉米的籮筐,我用盡全身力氣,想將貨物挑起,尷尬的是不僅挑戰失敗,籮筐里的玉米還散落一地。
突然間讓我覺得自己成為了游戲《植物大戰僵尸》中的玉米投手;在它對面的空地,用扁筐連接成一個心形的圖案,扁筐里面放著辣椒、紅豆。
驚訝的發現,圖案上本、心兩字竟然是用紅色花瓣制作而成;鄉村小路旁也隨處可見黃色的玉米、紅色的辣椒、笨重的南瓜……。
我吃力的用雙手將一個南瓜抱起,真沉啊;河道旁用辣椒“書寫”的“中國農民豐收節”,可真好看啊,讓我大開眼界;來到母子井,我又體驗水車的工作原理,旁邊井上刻著“飲水思源”,代表人要有感恩之心;農夫農耕體驗園,在農民爺爺的指導下,我不僅學會了割稻、打稻;還體驗利用機器如何脫粒,玩的可開心了啊,現場還有一頭牛正在犁田,讓我覺得也很新奇……。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我想如果沒有農民的辛苦付出,很難想象我們的生活會是怎樣?
以豐收節為題寫一篇作文
海云庵廟會(糖球會) 海云庵坐落于青島四方區海云街1號,始建于明代,迄今已有500余年歷史,為道教廟宇。
建國后,人民政府對海云庵這一歷史遺跡加以保護。
1982年12月將其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籌款對廟宇進行了全面修復。
同時對糖球會這一深受群眾歡迎的民俗節日加以正確引導,使之集文化、體育、經貿、旅游于一體,文化搭臺,經貿唱戲,以民俗活動為主,淡化迷信習俗。
1990年,“海云庵糖球會”被列為國家重點旅游項目。
青島海云庵糖球會 海云庵在青島四方區,又稱“大士庵”,始建于明朝末年,正殿祀觀音大士,俗稱“老母廟”。
舊時香火旺盛,往拜者多為漁民,因此定每年農歷正月十六日,即新年中第一個大潮日為廟會正日。
每逢廟會,香火更盛,同時廟前廟后多有唱戲、跑驢、踩高蹺、跑旱船等娛樂活動,飲食、玩具攤販也紛紛聚來,其中賣糖球(北京稱為“糖葫蘆”)的特別多,用山植、軟棗、山藥、桔寧等制成的糖球,紛紛上市,叫賣競爭,各呈特色。
年久之后,群眾便稱海云庵廟會為糖球會。
多年停頓之后,1990年四方區恢復了民間的傳統廟會活動,舉辦了首屆糖球會和糖球藝術大賽,此后,每年都舉辦糖球會。
每年赴會人次都達60萬以上,設立攤點3,300多個,其中糖球攤點2,200多個,交易總額達70萬元以上。
在糖球造型大賽中,龍、鳳、花卉、特大長串等,花樣百出,受到了中外游客的贊賞。
青島蘿卜會開幕式暨蘿卜藝術雕刻大賽在鑼鼓聲中拉開了帷幕,各種用蘿卜雕刻的藝術品異彩紛呈,引得游人駐足觀看,流連忘返。
據了解,主辦單位在為期一周的蘿卜會上安排了多種形式的文化經貿活動,一些技術學校的廚師班的學生來到現場,展現自己的廚藝,一些飯店的經理當場表示招聘其為新職員,蘿卜會擔當起了招聘會的角色。
蘿卜會期間,還將舉行民間工藝品制作比賽,少兒、老年專場文化活動以及各種書畫、攝影大賽等。
我們深深體會到人們的生活有了改善,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
麻煩給分啊,~~~~~~難寫的
快樂的豐收節的作文怎么寫
教師節這個節日唯一給人的感覺就是懷舊了。
那些給予我們知識和引導我們成長的人,成為每個人生命中的一個個階梯,一個個烙印。
九月金秋,、柔風送爽,辛勤的園丁又沐浴在職業帶來的榮光。
9月10日“教師節”是如此的響亮,神州大地禮儀之邦,穿越時空激情回蕩。
從東海之濱到雪域西藏,從南國寶島到,從三尺講臺到知識殿堂,無不沉浸在歡樂的海洋。
“老師,您辛苦了
”一聲聲真誠的問候濃縮了所有的期望;“老師,節日快樂
”一句句深情的祝福蘊涵了無數的吉祥
時代的強音不斷撞擊著傳道授業者的心房,已成時尚,科教興國綻放清香,教師就像耕耘的老農挑起了籮筐,沉甸甸的收獲雖然壓彎了脊梁,卻把幸福寫在臉上,這就是中國教師的寫照,中國教師的度量
有人說,教師是燭光,燃燒自己釋放光芒;有人說,教師是翅膀,能讓學子在太空翱翔;有人說,教師是奠基,構筑的人才大廈高萬丈;可我認為,老師是真正推動社會進步的精神巨匠,他們用柔弱的雙肩承載著民族騰飛的希望,傳播著社會進步積蓄的能量:科技、理念、信仰
為了桃李芬芳,他們嘔心瀝血、掛肚牽腸,為了培育棟梁,他們廢寢忘食、執著頑強,從風華正茂到雙鬢染霜,從慷慨激昂到退休還鄉,有多少個夜晚挑燈到天亮
有多少汗水播灑在課堂
引領學子披荊斬棘攀登書山殿堂、乘風破浪泛舟知識海洋。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芒,無數滴靈感的水則匯聚成智慧的海洋,靈魂的工程師們總是從一點一滴開始,用心血和汗水托起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