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三拍微腐敗觀看感言
如何落實好“三重一大”集體決策
關于微腐敗整治自查自糾報告嚴肅追責問責,對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零容忍,對專項整治中發現的系統性、普遍性問題和監管方面的漏洞,舉一反三,整章立制,促使整治工作常態化、長期性,確保專項整治取得實效。
如下是給大家整理的微腐敗整治自查自糾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關于微腐敗整治自查自糾報告篇
【一】根據包經開(駱)黨[2022]5號文件,
【關于開展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專項工作的實施方案】精神,按照包經開黨工委的統一安排部署,針對當前基層黨員干部違紀違法、侵犯群眾權益、小官貪腐,及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腐敗問題等現象,開展專項工作。
現將社區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一、領導重視,確保工作有序開展社區黨委把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專項工作作為加強作風建設、推動黨風廉政建設落實的重要任務,工作中努力踐行三嚴三實,突出工作重點、確保工作落實。
社區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
黨委書記余曉萍任組長,紀委書記朱先年任副組長、成員沈和炬、劉勝雷、劉光友等五人領導小組,紀委委員沈和炬具體負責專項工作資料的收集和上報工作。
二、組織實施突出重點專項工作組開展集中排查,著力查處以下四個方面:
【第1句】: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四風情況:重點是社區有無公款或集體資金違規吃請等現象,由于社區處在合肥市大建設的前沿,因工作需要,發生業務招待的單位和群眾,嚴格按照標準執行,按區陽光辦要求做到手續完善,財務三單合一,沒有發生超標準招待和亂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政治建設主要取得哪些明顯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1句】: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堅決改變管黨治黨寬松軟狀況。
推動全黨尊崇黨章,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層層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
【第2句】:貫徹新時期好干部標準,選人用人狀況和風氣明顯好轉。
堅持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全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黨性更加堅強。
【第3句】: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深入推進,黨內法規制度體系不斷完善。
把紀律挺在前面,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對黨的執政基礎威脅最大的突出問題。
出臺中央八項規定,嚴厲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堅決反對特權。
巡視利劍作用彰顯,實現中央和省級黨委巡視全覆蓋。
【第4句】: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籠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筑,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并鞏固發展。
監督責任不到位,落實三轉不明顯,責任追究力度不夠怎么整改
一要認真傳達學習,領會精神實質。
要把學習講話精神與開展“”專題教育結合起來,與學習“”系列文章結合起來,與抓好本職工作結合起來,采取集中學習、專題研討等形式,深刻把握講話要求、領會精神實質,準確理解“黨規黨紀嚴于國家法律”、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等新精神、新要求,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上來。
二要堅持抓早抓小,嚴守紀律規矩。
把紀律和規矩挺在法律前面,分析重點人、重點事、重點領域可能出現的問題,特別是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把紀律管到位、嚴到份,把功夫下在平時,發現苗頭就及時提醒,觸犯紀律就及時處理,敦促其嚴守紀律和規矩,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
強化對領導干部日常監督,緊盯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監督檢查,讓督查成為工作常態。
要通過廉政講堂、廉政約談、廉政考試、責任宣講、警示教育、等方式,做到關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三要強化紀律審查,確保執行到位。
要在嚴肅查處違反精神的問題,持之以恒、馳而不息查糾“四風”問題和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要針對問題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切實加大紀律審查力度,持續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
要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把作為監督執紀問責的尺子,在線索處置、案件調查、案件審理等方面都用紀律的規范來對照,突出紀委的執紀特點,通過嚴格執紀,促進黨規黨紀的有效落實。
四要層層落實責任,強化壓力傳導。
針對市委上半年檢查反饋提出三方面的問題,強化對各級黨委(黨組)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和整改落實。
嚴格按照簽訂的目標責任書以及相關規定要求,逐項整改落實,有重點、有針對性的將壓力進行層層傳導。
如何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 提高企業安全和服務水平
一、真抓實學,把紀律和規矩意識“立起來”。
喚醒黨章黨規意識,要深刻領會黨章黨規的實質。
一是原原本本學深學透。
黨章規定了紀委的三項任務,明確了紀委職責定位,只有原原本本學深學透,才能持續深化“三轉”,聚焦主責主業,進一步加強監督執紀問責工作。
要通過學習黨章黨規,明確黨的紀律要求和規矩,自覺用黨的紀律規范自己的言行,知道我們應該做什么,應該怎么做。
二是統籌結合融會貫通。
進一步加深對“把紀律和規矩挺在法律前面”、“喚醒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的黨章黨規意識”等重要論述的理解,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風廉政建設的新部署、新要求上來。
要把專題學習活動與“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結合起來,對照黨章黨規黨紀的各項規定,找準“不嚴不實”的突出問題和具體表現,進一步查擺和解決“不嚴不實”的問題。
三是以案促學警示教育。
加強對典型案件的剖析和警示教育,切實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樹立紀律和規矩的“紅線”意識。
二、強化監督,把紀律和規矩責任“扛起來”。
喚醒黨章黨規意識,要落實好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
一是樹牢責任意識。
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是一個整體,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缺一不可。
紀委既要協助同級黨委抓好主體責任的落實,又要監督好下級黨組織和紀檢監察機關落實“兩個責任”。
二是抓好責任落實。
實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清單制,建立覆蓋全面的責任網絡。
三是強化責任追究。
通過實施“一案雙查”,對發生重大腐敗案件和不正之風長期滋生蔓延的地方、部門和單位,既追究當事人責任,又追究相關領導責任。
三、一把尺子,把紀律和規矩執行“嚴起來”。
喚醒黨章黨規意識,要立足于紀檢監察機關的主責主業。
一是回歸本職。
要把握依“紀”進行監督執紀問責這個定位,不能把嚴格紀律審查簡單地等同于辦案,搞單打一。
二是轉變方式。
在堅決立案調查有嚴重問題的黨員領導干部同時,更多地運用警示教育、誡勉談話、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等方式開展執紀工作,實現監督執紀常態化、長效化。
三是抓早抓小。
要堅持黨規黨紀嚴于國家法律,不能把法律當成紀律審查的尺子,只重視查辦能移送司法機關的案件。
堅決克服以辦大案要案論英雄的傾向,發現問題線索及時追蹤,有了反映及時提醒,防止小錯釀成大禍。
四、規范制度,把紀律和規矩籠子“扎起來”。
喚醒黨章黨規意識,要切實規范權力運行。
一是著力構建制度體系。
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及時完善黨風廉政建設相關制度,進一步扎緊扎密制度籠子,加大治本力度。
二是著力推動制度執行。
突出解決利用公款存放進行利益輸送、插手干預工程建設、投資入股等問題;推行“五不直接分管”制度,不斷加強法律監督、民主監督和輿論監督。
三是著力堵塞制度漏洞。
圍繞近年來發生腐敗案件的領域和單位,健全監督管理制度,深化廉政風險防控。
要通過紀律審查發現問題、完善制度、強化監督,不斷規范權力運行,壓縮腐敗行為發生的空間,努力構筑黨員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
如何堅持用權為民,自覺遵守黨紀國法
至少不做黨紀國法禁止的事情。
如何 監督執紀的 四種形態 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 稅務
一、切實用“四種形態”的新要求統一思想和行動 站位才能到位。
把握和踐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首先要在思想認識上有新提高。
要充分認清“四種形態”這一思想,是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管黨治黨實踐得出的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的論斷,體現了黨中央和中央紀委對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的深刻認識和工作節奏的精準把握,指明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深刻內涵和實現路徑,明晰了紀檢監察機關深化“三轉”的方向,找準了監督執紀問責的切入點;“四種形態”與“紀在法前、紀嚴于法”等重要論斷一脈相承,回答了在實踐中如何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問題,表明了反腐敗斗爭在持續深入,體現了依規治黨、關口前移的新要求;“四種形態”傳承了黨的“懲前毖后、治病救人”一貫方針,彰顯了黨的嚴管厚愛,凸顯了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就要靠嚴明紀律”和“越往后執紀越嚴”,是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治本之策。
對此,我們必須予以深刻認識和把握,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和中央紀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將“四種形態”要求內化于心、外踐于行,適時實現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戰略部署由懲治少數向管住大多數轉移,不斷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到實處。
二、準確把握“四種形態”的科學內涵 理解才能求解。
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是依據紀律和規矩這把尺子劃分的。
第一種“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強調的是“防致病”理念,要求全體黨員勇于自我批評、自我監督,并養成自覺接受監督的習慣,同時強化組織責任,加大組織監督力度,嚴抓嚴管,小過即問,小錯即糾,遠離紀律和規矩“底線”,防止一時迷失,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第二種“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強調的是“正歪樹”理念,對那些自律不嚴、常態化監督不力而觸碰黨紀黨規“底線”的,抓早抓小、動輒則咎,及時處理和糾偏,防止小錯演變成大錯、小患釀造成大禍;第三種“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強調的是“治病樹”理念,對嚴重違紀但不足以淪為“階下囚”的,要不留情面,依紀依規嚴肅處理,以達到當頭棒喝、用猛藥、治病救人的目的;第四種“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強調的是“拔爛樹”理念,對這類嚴重腐敗分子,除通過紀律處分予以懲戒外,要堅決追究法律責任,依法嚴厲打擊,及時清除黨內毒瘤,保持黨的健康肌體。
“四種形態”所對應問題性質逐步加重,所涉范圍卻逐步減少,真正體現出對黨員干部的嚴格要求和關心愛護。
只有自覺站在全面從嚴治黨的高度,準確理解和把握“四種形態”內涵,我們才能有的放矢,正確處理“樹木”與“森林”的關系,區分“極極少數”與“絕大多數”、“小毛病”與“大問題”、“破紀”與“破法”、“輕處分”與“重處理”的界限,適時有針對性地“防致病”、“正歪樹”、“治病樹”、“拔爛樹”,切實把監督執紀問責做深做細做實,從而維護整片“森林”的健康生態。
三、始終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落實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要求的深化和具體化。
全面從嚴治黨,就要把紀律和規矩建設、踐行“四種形態”作為治本之策,使黨紀黨規成為管黨治黨的戒尺、黨員不可觸碰的底線。
事實證明,黨紀黨規松弛已成為黨內的一大隱患。
作風和腐敗背后的問題都是不守紀律、不講規矩,腐敗分子都是先從違紀開始,最后滑向違法犯罪深淵。
一個地方不正之風盛行、腐敗現象蔓延、政治生態惡化,也都與那里的黨組織軟弱渙散、紀律嚴不起來、規矩立不起來有直接關系。
用紀律管住8700萬黨員,才稱得上真正意義的全面從嚴治黨。
因此,一是要進一步強化紀律和規矩意識,尤其強調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中央權威、令行禁止;二是要進一步加強守紀律、懂規矩教育,特別是結合“三嚴三實”教育和我省正在開展的“學講話、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鼓士氣、促振興”大學習大討論,使每名黨員干部自覺做到知曉、敬畏和嚴守黨紀黨規,讓黨紀黨規真正成為防止以權謀私的“緊箍咒”、堅持秉公用權的“護身符”;三是要堅持用紀律和規矩的尺子衡量黨員干部行為,注重加強日常管理監督,緊盯違紀行為初始,抓早抓小抓苗頭,抓深抓實抓細微,動輒則咎,努力降低小錯釀成大禍的概率,避免出現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階下囚”的極端現象;四是要加強對執行紀律和規矩情況的監督檢查和追責,堅決糾正無組織、無紀律的問題,嚴肅查處欺騙組織、對抗組織的行為,切實維護黨紀黨規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五是要注意正確處理查辦案件與教育制度的關系,在繼續強力反腐治標的同時,通過強化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設,全面喚醒黨章黨規黨紀意識,扎緊扎密扎細制度“籠子”,逐步構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
四、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 理論指導的魅力在于提升工作的自覺。
準確把握和踐行“四種形態”,最終落腳點是履行好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它既是對監督責任的要求,也是對主體責任的要求;既是紀檢監察機關的職責,也是各級黨委的重要任務。
落實“兩個責任”的關鍵是要沖著紀律和規矩去。
各級黨委要認真履行主體責任,采取得力措施,全面加強教育、管理和監督,時時處處用紀律和規矩管住大多數黨員干部,不斷推進黨內關系正常化。
紀檢監察機關作為履行監督責任的主體,就是要聚焦主責主業,進一步強化“紀律建設”思維,把真正管住紀律作為深化“三轉”的方向,把“四種形態”要求落實到紀檢監察具體工作中,既要嚴懲腐敗,減少存量,遏制增量,也要橫下一條心、馳而不息糾“四風”,還要建立健全違反紀律和規矩問題的約談和巡視、巡查機制,對發生嚴重違反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和組織紀律等案件的地方實行“一案雙查”,嚴肅問責。
當前,我們正在協助省委圍繞貫徹落實“兩個責任”的意見,深入研究推進各級黨委落實主體責任具體化問題,擬制定工作細則,把黨委主體責任細化為班子的責任、主要負責人的責任、班子其他成員的責任、黨委工作部門的責任以及人大、政府、政協、法院、檢察院五大黨組的責任,目的就是要督促各責任主體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部署中,找準自身責任定位,知責明責、履職盡責,把“四種形態”要求落實到全面從嚴治黨的具體行動中。
圍繞郭徐腐敗案件個人思想匯報
肅清特權意識引領為民風尚 什么是特權
顧名思義,就是法律、制度規定之外的特殊的權利,是一般人不能享有的權利。
特權的存在,無疑與公平、正義的要求相對立,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權力本質不相符。
所以說要引領為民風尚必須從反對“脫離群眾”、反對“官本位”、反對“特權意識”、“特種公民”開始。
自十八大反腐風暴以來,從郭徐等案件來看,“特種公民”在我們黨的隊伍中是堅決不允許存在的,官架子、官氣一定會被打掉,決不允許任何人搞特權。
然而由于干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監管制度不到位、懲處不嚴厲導致一些黨性意志不堅定的黨員干部思想被左右,助長了特權思想、特權現象。
筆者認為要想肅清黨員干部特權意識關鍵還在于增強全黨制度意識,筑牢遵紀守法思想基礎。
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主題教育活動,使黨員領導干部清醒認識“權為民所賦”的道理,擺正人民公仆的位置,增強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制度約束沒有例外的意識,清除特權思想、特權現象存在的土壤和條件。
另外在“長期”與“經常”上做文章。
充分運用民主監督、法律監督和輿論監督等形式,大力拓展群眾監督渠道,發揮網絡等新興媒體的監督作用,形成強大的監督合力,在監督方面要有千里眼、順風耳,對“搞特權”的現象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遷就,只有這樣才可能遏制特權觀念的滋生蔓延,肅清特權意識引領為民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