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表達考試成功的句子
【第1句】: 形容考試成功的詞語
【蟾宮折桂】:蟾宮,月宮。攀折月宮桂花。科舉時代比喻應考得中。
【獨占鰲頭】:鰲頭,宮殿門前臺階上的鰲魚浮雕,科舉進士發(fā)榜時狀元站此迎榜。科舉時代指點狀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高步云衢】: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顯位。原指官居顯位。后也指科舉登第。
【及第成名】:及第,科舉時代考試中選。通過考試并得到功名。
【金榜題名】:指科舉得中。
【開科取士】:科,科舉考試。指舊舉行科舉考試以選取優(yōu)異的士人。
【十年窗下】:科舉時代,讀書人要取得功名,終年埋頭在書本里。形容十年時間閉門苦讀。
【郄詵丹桂】:晉郄詵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自視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見《晉書·郄詵傳》。后因以“郄詵丹桂”喻科舉及第,獲得功名。
【第2句】: 祝“考試成功”的詩句有哪些
【第1句】:《登科后》——唐代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譯文: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題名,郁結的悶氣已如風吹云散,心上真有說不盡的暢快,真想擁抱一下這大自然。策馬奔馳于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今日的馬蹄格外輕盈,不知不覺中早已把長安的繁榮花朵看完了。
【第2句】:《放榜日》——唐代徐夤
花浮酒影彤霞爛,日照衫光瑞色鮮。
十二街前樓閣上,卷簾誰不看神仙。
譯文:新科進士們在花下歡宴,酒中映出燦爛如紅霞的花影,那照在新進士衣衫上的太陽,也閃著吉祥如意的光輝。長安十二條大街的高落上,家家都卷起簾子來看這些神仙似的新科進士們。
【第3句】:《及第后寄長安故人》唐代:杜牧
東都放榜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回。
秦地少年多釀酒,已將春色入關來。
白話文釋義:放榜的時候,洛陽的花兒還未綻開,榜上三十三位及第者都騎馬向長安進發(fā)。關中的少年朋友們,你們多準備美酒吧,很快就會把春色帶進關內來。
【第4句】:《看榜日》——唐代劉滄
禁漏初停蘭省開,列仙名目上清來。
飛鳴曉日鶯聲遠,變化春風鶴影回。
譯文:天剛破曉,皇宮中更漏聲聽了(更漏為記時工具),秘書省的門大開。宮中頒布了新考中進士的名單。鶯兒在旭日的柔光中飛鳴,輕拂的春風帶來了回歸的仙鶴。
【第5句】:《和董傳留別》宋代:蘇軾
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白話文釋義:考試得中可以向世俗的人們夸耀,詔書上如鴉的黑字新寫著金榜題名的名字
【第3句】: 表示成功的詩句
【第1句】:楚滅無英圖,漢興有成功。
——唐·李白《登廣武古戰(zhàn)場懷古》全詩: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飛蓬。項王氣蓋世,紫電明雙瞳。
呼吸八千人,橫行起江東。赤精斬白帝,叱咤入關中。
兩龍不并躍,五緯與天同。楚滅無英圖,漢興有成功。
按劍清八極,歸酣歌大風。伊昔臨廣武,連兵決雌雄。
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戰(zhàn)爭有古跡,壁壘頹層穹。
猛虎嘯洞壑,饑鷹鳴秋空。翔云列曉陣,殺氣赫長虹。
撥亂屬豪圣,俗儒安可通。沉湎呼豎子,狂言非至公。
撫掌黃河曲,嗤嗤阮嗣宗。【第2句】:方希佐明主,長揖辭成功。
——唐·李白《東武吟》全詩:好古笑流俗,素聞賢達風。方希佐明主,長揖辭成功。
白日在高天,回光燭微躬。恭承鳳凰詔,欻起云蘿中。
清切紫霄迥,優(yōu)游丹禁通。君王賜顏色,聲價凌煙虹。
乘輿擁翠蓋,扈從金城東。寶馬麗絕景,錦衣入新豐。
依巖望松雪,對酒鳴絲桐。因學揚子云,獻賦甘泉宮。
天書美片善,清芬播無窮。歸來入咸陽,談笑皆王公。
一朝去金馬,飄落成飛蓬。賓客日疏散,玉樽亦已空。
才力猶可倚,不慚世上雄。閑作東武吟,曲盡情未終。
書此謝知己,吾尋黃綺翁。【第3句】: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唐·高適《塞下曲》全詩:結束浮云駿,翩翩出從戎。且憑天子怒,復倚將軍雄。
萬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風。日輪駐霜戈,月魄懸雕弓。
青海陣云匝,黑山兵氣沖。戰(zhàn)酣太白高,戰(zhàn)罷旄頭空。
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
大笑向文士,一經何足窮。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第4句】:意氣成功日,春風起絮天。——唐·薛能《舞曲歌辭·柘枝詞》全詩:意氣成功日,春風起絮天。
樓臺新邸第,歌舞小嬋娟。急破催搖曳,羅衫半脫肩。
【第5句】:大君畢能事,端扆樂成功。——唐·張九齡《奉和圣制登封禮畢洛城酺宴》全詩:大君畢能事,端扆樂成功。
運與千齡合,歡將萬國同。漢酺歌圣酒,韶樂舞薰風。
河洛榮光遍,云煙喜氣通。春華頓覺早,天澤倍知崇。
草木畢沾被,猶言不在躬。【第6句】:弟兄皆許國,天地荷成功。
——唐·岑參《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節(jié)度使》全詩:詔出未央宮,登壇近總戎。上公周太保,副相漢司空。
弓抱關西月,旗翻渭北風。弟兄皆許國,天地荷成功。
【第7句】:永言念成功,頌德臨康衢。——唐·李隆基《過晉陽宮》全詩:緬想封唐處,實惟建國初。
俯察伊晉野,仰觀乃參虛。井邑龍斯躍,城池鳳翔余。
林塘猶沛澤,臺榭宛舊居。運革祚中否,時遷命茲符。
顧循承丕構,怵惕多憂虞。尚恐威不逮,復慮化未孚。
豈徒勞轍跡,所期訓戎車。習俗問黎人,親巡慰里閭。
永言念成功,頌德臨康衢。長懷經綸日,嘆息履庭隅。
艱難安可忘,欲去良踟躕。【第8句】:屬興同吟詠,成功更琢磨。
——唐·鄭谷《予嘗有雪景一絕為人所諷吟段贊善小》全詩:贊善賢相后,家藏名畫多。留心于繪素,得事在煙波。
屬興同吟詠,成功更琢磨。愛予風雪句,幽絕寫漁蓑。
【第9句】:報國有長策,成功羞執(zhí)圭。——唐·李白《贈從弟冽》全詩:楚人不識鳳,重價求山雞。
獻主昔云是,今來方覺迷。自居漆園北,久別咸陽西。
風飄落日去,節(jié)變流鶯啼。桃李寒未開,幽關豈來蹊。
逢君發(fā)花萼,若與青云齊。及此桑葉綠,春蠶起中閨。
日出布谷鳴,田家擁鋤犁。顧余乏尺土,東作誰相攜。
傅說降霖雨,公輸造云梯。羌戎事未息,君子悲涂泥。
報國有長策,成功羞執(zhí)圭。無由謁明主,杖策還蓬藜。
他年爾相訪,知我在磻溪。【第10句】:畢竟成功何處是?五湖云月一帆開。
——唐·杜牧《聞開江相國宋下世》全詩:權門陰進奪移才,驛騎如星墮峽來。晁氏有恩忠作禍,賈生無罪直為災。
貞魂誤向崇山沒,冤氣疑從湘水回。畢竟成功何處是?五湖云月一帆開。
【第11句】:藝精心更苦,何患不成功。——唐·章孝標《山中送進士劉蟾赴舉》全詩:去住跡雖異,愛憎情不同。
因君向帝里,使我厭山中。故友多朝客,新文盡國風。
藝精心更苦,何患不成功。【第12句】:浮世到頭須適性,男兒何必盡成功。
——唐·羅隱《東歸別常修》全詩:六載辛勤九陌中,卻尋歸路五湖東。名慚桂苑一枝綠,鲙憶松江兩箸紅。
浮世到頭須適性,男兒何必盡成功。唯慚鮑叔深知我,他日蒲帆百尺風。
【第13句】: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宋·王安石《金陵懷古》全詩: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
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東府舊基留佛剎,后庭余唱落船窗。
黍離麥秀從來事,且置興亡近酒缸。【第14句】:塞月未落成功回,腰鼓橫笛如春雷。
——宋·陸游《秋月曲》全詩:舊時家住長安城,萬戶千門秋月明,紫陌朱樓歌吹海,酣宴不覺銀河傾。受降城頭更奇絕,莽莽平沙千里月,選兵夜出打番營,鐵馬蹴冰冰欲裂。
塞月未落成功回,腰鼓橫笛如春雷。長安高樓豈不樂,與此相去何遼哉!丈夫志在垂不朽,漆胡骷髏持飲酒,舉頭云表飛金盤,痛飲不用思長安。
【第15句】:垂死成功亦未晚,安知無人嘆微管!——宋·陸游《讀書》全詩:古人已死書獨存。吾曹賴書見古人。
后之視今猶視古,吾書未泯要有取。賈生痛哭漢文時,至今讀之有余悲。
魏徵嘻笑封德彝,生亦豈責絳灌知。窮秋風雨臥孤館,萬世悠悠百年短。
垂死成功亦未晚,安知無人嘆微管!【第16句】:成功由積累,中休猶不可,。
【第4句】: 形容“考試成功”的詞語有哪些
蟾宮折桂【chán gōng shé guì】
獨占鰲頭【dú zhàn áo tóu】
高步云衢【gāo bù yún qú】
及第成名【jí dì chéng míng】
金榜題名【jīn bǎng tí míng】
【第1句】:蟾宮折桂【chán gōng shé guì】
釋義:蟾宮:月宮。折桂:折斷桂花。中國神話傳說中月宮有一只三條腿的蟾蜍,而后人也把蟾宮指月宮。攀折月宮桂花,科舉時代比喻應考得中。《紅樓夢》第九回:“彼時 黛玉 在窗下對鏡理妝,聽寶玉說上學去,因笑道:‘好,這一去,可是要蟾宮折桂了,我不能送你了。’”亦作“ 蟾宮扳桂 ”。
【第2句】:獨占鰲頭【dú zhàn áo tóu】
釋義:鰲頭:宮殿門前臺階上的鰲魚浮雕,科舉進士發(fā)榜時狀元站此迎榜,皇帝在殿前召見新考中的狀元、榜眼等人。狀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飛龍巨鰲浮雕的頭部。原指科舉時代考試中了狀元。現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中國常用成語。謂科舉時代稱中狀元,據說皇宮殿前石階上刻有巨鰲,只有狀元及第才可以踏上迎榜。后來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語出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楔子:“殿前曾獻升平策,獨占鰲頭第一名。”亦作“ 獨占鰲頭 ”。
【第3句】:高步云衢【gāo bù yún qú】
釋義:高步云衢,意思是比喻顯位。原指官居高位,后指科舉登第。步:行走;衢音“瞿”,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顯位。原指官居高位,后指科舉登第。例句:科舉時許多窮苦讀書人都希望能高步云衢,從此脫離貧困。
【第4句】:及第成名【jí dì chéng míng】
釋義:通過考試并得到功名,古代是科舉時代考試中選,出自于元·戴善夫《風光好》第三折:“學士怎肯似那等窮酸惡醋,得一個及第成名,卻又早負德辜恩。”
【第5句】:金榜題名【jīn bǎng tí míng】
釋義:意思是指科舉得中。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第三卷:“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絕寄舊同年曰:‘金榜題名墨上新,今年依舊去年春。花間每被紅妝問,何事重來只一人?’”成語的性質為,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分句;指科舉得中。
【第6句】:開科取士【kāi kē qǔ shì】
釋義:科,科舉考試。指舊舉行科舉考試以選取優(yōu)異的士人。出自于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二十五:“時值貞元十五年,朝廷開科取士,傳下黃榜,期于三月間諸進士都赴京師殿試。”例句:你只想朝廷開科取士,為國求賢,這是何等大典。(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四回)
【第7句】:十年窗下【shí nián chuāng xià】
釋義:科舉時代,讀書人要取得功名,終年埋頭在書本里。形容十年時間閉門苦讀。出自于元·劉祁《歸潛志》卷七:“古人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例句:雖是~無人比,穩(wěn)情取一舉成名天下知。(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二折),用作賓語、定語;指十年時間閉門苦讀,另一個近義詞白口十窗。
【第8句】:郄詵丹桂【qiè shēn dān guì】
釋義:晉郄詵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自視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見《晉書·郄詵傳》。后因以“郄詵丹桂”喻科舉及第,獲得功名。亦作“郄詵丹桂”。 晉郄詵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自視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見《晉書·郄詵傳》。后因以“郄詵丹桂”喻科舉及第,獲得功名。前蜀韋莊《冬日長安感志寄獻虢州崔郎中二十韻》:“帝里無成久滯淹,別家三度見新蟾。郄詵丹桂無人指,阮籍青襟有淚沾。” 唐黃滔《祭司勛孫郎中》:“ 劉家則三嘏揚芳, 馬氏則五常擅美。故得數枝郄桂,交茂鸰原;一本田荊,分輝雞樹。” 清唐孫華《張母陳太孺人貞節(jié)詩》:“首折 郄詵桂,行棄終生繻。”
參考資料
搜狗百科:/item/%E9%83%84%E8%AF%9C%E4%B8%B9%E6%A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