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到書的感言
讀書感想
多讀書,也能使你的便得快樂。
讀書一種,一種娛樂的方式。
讀書也可以使你身心健所以在書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種無限快樂的事情。
用讀書來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種十分明智的舉動。
良辰美景,賞心悅目,此為人間四美,通過讀書,讓我們體會在繁華浮躁的喧囂都市中那一刻難得的清凈,細細回味,仿佛脫離一切,如莊夢化蝶般,使我兩忘的寧靜,又有扶搖直上逍遙萬里的酣暢。
讀書是一種快樂,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極致。
一本好書,一杯香茗,便可送走一個蒼白的早晨或風雪黃昏。
朱自清大師說:“緩緩地咀嚼一番,便會有濃密的滋味從口角流出。
”這濃濃的滋味就是書味,讀書之味。
真個是:“博覽群書添雅趣,縷縷書香勝飯香。
”人生樂趣在讀書,有書為伴心甘甜。
讀好書,能知曉人生之難,體味天地之大,寂寞而不孤,受苦而不悲,受創而不餒,受寵而不驚,如閑云野鶴,保持著一種雍容雅怡,瀟灑達觀的境界。
收到女兒高考通知書的心里感言
收到女兒高考通的感要淡定,如果已有學校錄取了你,那通知書只是一知作用,就算收不到,但你已知被錄取,去學校報名時說明一下就是了。
當然能找到最好。
【第1句】:先向你的班主任詢問,確認是否是真的被錄取了,有哪些人考上什么學樣,班主任那是有記錄的。
【第2句】:向錄取學校的詢問,是否被錄取了,通知書是否發出了。
不同的學校發通知的時間可能不同。
【第3句】:如果學校發出了通知書,但超過了正常時間你還沒收到,那就與錄取方確認一下通信地址是否出錯。
【第4句】:問一下錄取學校,沒收到通知書怎么辦,他們才是權威。
寫讀書筆記分哪幾部分。
比如說作者介紹。
自己的感想。
對文章的認識(這是我目前知道的)
題 解 人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或是對書中的名言警語、新穎材料進行摘錄抄寫,或是對書的內容要點進行歸納,或是隨后記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這些摘抄、歸納和心得體會的文字,都叫讀書筆記。
這是常用的一種應用文體。
理 由為什么要記讀書筆記
首先,它可以幫助記憶。
知識越豐富越好。
知識的豐富是由積累而形成的;讀了就忘,知識是豐富不起來的。
必須記住,讀書筆記便是幫助記憶、積累知識的最好途徑之一。
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
”就說明記筆記能幫助記憶。
其次,記筆記也是積累知識的一種好方式。
古人說:不動筆墨不讀書。
就是說,閱讀時必須記筆記,才能積累知識。
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就是一部讀書筆記式的作品。
第三,記讀書筆記還能幫助提高閱讀能力。
分析能力,綜合歸納的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是一種手腦并用、閱讀和寫作結合的綜合訓練。
從以上三點看,都應重視寫讀書筆記。
操作指導 怎么寫讀書筆記呢
首先,應了解讀書筆記的類型。
讀書筆記一般有批注、摘錄、提綱、心得等幾種。
寫讀書筆記時,可根據寫筆記的目的、書的類型及自己的習慣,確定寫什么樣的讀書筆記。
【第1句】:批注筆記。
即邊讀邊把自己的看法、疑問等或在書上劃出表示重點、次重點、疑問等等的符號,或在書的天頭、地腦作些評語和注釋。
這種讀書筆記簡單易行,但首先得書是自己的,別人的書,不能亂畫;即使是自己的書,下批注時也應先多想想:自己的看法對不對
怎么表述才簡明,然后才寫。
因書上的空白處不多,想到就寫,寫了又感到不合適,那就會把書劃得亂七八糟了。
【第2句】:摘錄筆記。
就是將書中的精彩觀點、新穎材料及名言警句等摘抄下來,以備將來選用。
這種讀書筆記是大量的。
做摘抄筆記時,最好讓每段摘錄自成一段。
后面還應寫上摘自什么書,多少頁,該書的作者是誰,出版者是誰,哪一年出版的,都應寫在摘抄的后面,以備將來查驗、核對。
兩段摘錄之間留下較大空白,這樣做一是使摘錄的眉目清楚,二是留下空白便于將來翻閱、運用時可以作批記。
【第3句】:提綱筆記。
就是將讀過的書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內容要點及寫作方法等等,以提綱挈領的方式寫出來。
【第4句】:心得筆記。
就是閱讀后,將自己的心得、體會、感想等寫出來。
也叫讀后感。
【第5句】:仿寫筆記。
即模仿摘錄的精彩句子、段落進行仿寫,達到學會運用、學以致用。
【第6句】:評論筆記。
主要是對讀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評論,以肯定其思想藝術價值如何。
可分為書名、主要內容、評論意見。
【第7句】:簡縮筆記。
為了記住故事梗概,讀了一篇較長文章后,抓住主要內容,把它縮寫成短文。
不同的讀書筆記有不同的作用,可根據實際選擇、確定。
其次,不論寫什么樣的讀書筆記,有幾點是共同的,也是應注意的。
①必須認真地讀懂原作。
這是寫好讀書筆記的前提。
提綱筆記、心得筆記要以讀懂原作為基礎。
就是摘抄筆記,也應細讀原文。
否則,你的摘抄就可能斷章取義,就可能抄破了句。
②態度要嚴肅、認真、細致。
嚴肅是尊重原作,不要有意歪曲原作的意思,更不要為了達到個人目的,故意斷章取義;認真,指應該認真閱讀,認真分析,力求抓住原作的要點、重點、精彩的地方,不能馬虎從事;細致,指摘抄原文后一字一句校對,不能有誤差,連原書作者、出版者、出版時間等也要記得詳細,不要怕麻煩。
因為這時的任何粗心,都會在以后付出更大的代價。
如多少年后,你想引用這段名言,卻因沒記原作者名字,你想查出名言的出處,那時恐怕連書也找不到了,想用也不好用。
如果摘抄時記得細致,就不會有這種麻煩了。
舉例說明感悟型讀書筆記——讀后感的寫法:分為三步:一、引。
先寫自己讀了什么(包括書名、作者、內容梗概),并用簡潔的語言寫出自己的感受。
如:我今天讀了《——》這篇文章,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深深了解了什么是幸運,什么是不幸。
二、議。
這是讀書筆記的重點所在。
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引述原文重點地,或讓你感動的句子,加以分析理解。
第二部分,聯系自己的生活等方面的實際談感想。
第二部分是讀后的“神”,極為重要。
三、結。
總結全文。
可寫出自己的決心、理想、感想等。
后話讀書筆記是人們在讀書時為幫助記憶而寫的一種應用文體。
古人有條著名的讀書治學經驗,叫做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
自古以來,我國的文人、學者都很重視做讀書筆記。
做讀書筆記既是消化書本知識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積累有用的材料,訓練思維的邏輯性和條理性,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做讀書筆記,不重在看你寫了多少篇,而重在看教師讀書筆記的內容,所表現出來的讀書反思、讀書方法、讀書經驗和讀書目標等。
其次,不論寫什么樣的讀書筆記,有幾點是共同的,也是應注意的。
①必須認真地讀懂原作。
這是寫好讀書筆記的前提。
提綱筆記、心得筆記要以讀懂原作為基礎。
就是摘抄筆記,也應細讀原文。
否則,你的摘抄就可能斷章取義,就可能抄破了句。
②態度要嚴肅、認真、細致。
嚴肅是尊重原作,不要有意歪曲原作的意思,更不要為了達到個人目的,故意斷章取義;認真,指應該認真閱讀,認真分析,力求抓住原作的要點、重點、精彩的地方,不能馬虎從事;細致,指摘抄原文后一字一句校對,不能有誤差,連原書作者、出版者、出版時間等也要記得詳細,不要怕麻煩。
因為這時的任何粗心,都會在以后付出更大的代價。
如多少年后,你想引用這段名言,卻因沒記原作者名字,你想查出名言的出處,那時恐怕連書也找不到了,想用也不好用。
如果摘抄時記得細致,就不會有這種麻煩了。
讀書卡 書名: 作者: 內容: 好詞好句: 感想;
【第1句】: 書名如給我三天光明 作者:·凱勒國女作家、教育家。
?。汉悺P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的弱女子。
然而,正是這么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里的人,竟然畢業于哈佛大學德吉利夫學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
創造這一奇跡,全靠一顆不屈不撓的心。
海倫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用愛心去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后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 。
好詞好句: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說知識就是幸福,因為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有史以來人類活動的脈搏,否則就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
感受:人要在逆境中逆流而上,越挫越勇。
要像海倫·凱勒一樣熱愛生活,勇于向命運挑戰。
【第2句】: 書 名: 綠野仙蹤 作者 (美)弗蘭克·鮑姆 國 籍 美國 內容概括說: 多露茜和叔叔嬸嬸住在堪薩斯州草原。
有一天,龍卷風把房子和多露茜、托托(狗)一起卷走了,到了猛奇金人的地方,剛好壓死了東方的惡女巫,把東方惡女巫的水晶鞋穿在自己的腳上,多露茜想回家,北方的善女巫叫她去最厲害的大魔法師奧茨那。
她和稻草人、鐵皮人、獅子做伴。
實際上,他(奧茨)根本不是什么大魔法師,叫她去找南方的的善女巫,最后,還是東方惡女巫的水晶鞋幫助了她。
讀后感受深入談: 我喜歡奧茨,雖然,他不是真正的大魔法師,但是,他還是為多露茜“仙人指路”
他是一個很好的人
【第3句】: 作品:《三國演義》 作者:羅貫中 內容:諸侯割據,三國鼎立,互相用計
好詞好句:玄德大哭曰:十數萬生靈,皆因戀我,遭此大難;諸將及老小,皆不知存亡:雖土木之人,寧不悲乎
” 可看出,劉備的仁慈和愛民如子 人生感悟:從這一場場血腥的戰爭中,我體會到了戰爭的殘酷。
我希望世界永遠和平,永遠不要戰爭 4 .1)書名: 《簡愛》 ?。?)作者: 夏洛蒂·勃朗特 ?。?)內容簡介:簡愛從令人討厭的學校畢業,在羅契斯特先生的莊園找了份家教的工作,負責教育羅契斯特先生的女兒,在此過程中兩人擦出愛的火花,但在兩人結婚當天,意外得知羅契斯特先生的前一位夫人并沒有死,而是瘋了并且正關在莊園里,于是簡愛離開莊園,并碰到自己的表哥表妹,正當簡愛猶豫是否與表哥一起離開英國做傳教士的妻子時,羅契斯特的莊園由于瘋妻縱火毀于一旦,他本人也受傷致盲,心靈有所感應的簡愛趕回莊園,兩人從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好詞好句: 生命太短暫了,不應該用來記恨。
人生在世,誰都會有錯誤,但我們很快會死去。
我們的罪過將會隨我們的身體一起消失,只留下精神的火花。
這就是我從來不想報復,從來不認為生活不公平的原因。
我平靜的生活,等待末日的降臨 感想:《簡·愛》的獨特之處不僅在于小說的真實性和強烈的感染力,還在于小說塑造了一個不屈于世俗壓力,獨立自主,積極進取的女性形象。
小說中簡·愛對羅切斯特的愛情故事,生動地展現了的那火一樣的熱情和赤誠的心靈,強烈地透露出她的愛情觀。
她蔑視權貴的驕橫,嘲笑他們的愚蠢,顯示出自強自立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
【第5句】: 《寶葫蘆的秘密》 作者:張天翼 主要內容是: 小學生王葆,好吃零食,又愛幻想,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一個像寶葫蘆一樣的寶貝,可以不費事不操心地獲得一切。
一天,他的愿望終于實現。
他有 了一個寶葫蘆,心里想要的東西,那個東西就會擺在他的眼前。
什么金魚、畫報、玩具……要什么便有什么。
他和同學下象棋,想吃掉對方的某一 只棋子,那只棋子會倏地飛進他的嘴里。
他想炫耀一下自己的本領,為班里做一個起重機模型,這個模型即刻在教室里出現。
可當模型倒坍后,大家要求他重新安裝起來時,他卻手足無措,當眾出丑。
考算術時,他望著考卷發楞,可別人完成的考卷與他的空白考卷卻在不知不覺中互相對換, 此事被監考老師當場發現,使他羞得無地自容。
王葆有了寶葫蘆,不但沒有得到幸福和歡樂,反而增添了不少麻煩和苦惱。
他逐漸認識到寶葫蘆不是好東西,便毅然表示與這個“寶貝”決絕。
從此,他懂得了必須認真學習,決不能投機取巧的道理。
感想;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第6句】: 《王子與貧兒》 作者:馬克吐溫 主要內容是:它描寫王子愛德華和貧兒湯姆通過一個陰差陽錯的偶在機會互相換了位置,王子變成了貧兒,貧兒成了王子。
貧兒湯姆穿著王子的衣服在王宮里盡享榮華富貴,還當上了英國的新國王。
而真正的王子愛德華卻在外四處流浪,不得不忍受貧窮和乞丐們的欺凌和嘲諷。
在好人霍頓的幫助下,愛德華王子經歷了重重劫難,改正了自己的壞習慣,最后終于回到了王宮。
而貧兒湯姆在良心的譴責下,將不屬于自己的王位還給了真正的王子。
此后,愛德華成了一位仁慈的君主,和他的子民一起過著幸福的生活。
感想:故事的想像極其豐富、語言幽默風趣,在帶給我們快樂的同時,能極大地激發我們的想像力和對純潔、善良、美好事物的向往。
【第7句】: 長襪子皮皮 作者:[瑞典]阿斯特麗德.林格倫 主要內容:一個名叫皮皮的小姑娘媽媽去世了,爸爸在一次航行中被卷進了大海,皮皮提著爸爸留下的一箱子金幣來到一個小房子住下,這里,她的生活可以完全自理,還結識了好朋友杜米和阿妮卡,她們一起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后來,皮皮找到了爸爸,她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這里…… 好詞:小心翼翼 若有所思 風和日麗 津津有味 井井有條 全神貫注 異口同聲 紋絲不動 呆若木雞 心平氣和 千叮萬囑 翩翩起舞 清流淙淙 鳥語花香 大名鼎鼎 好 句:
【第1句】:美麗的日子一個接著一個,這是一個溫暖、明媚的世界,充滿了陽光,還有碧波粼粼的海水和沁人心脾的花香。
【第2句】:“那里很久沒有生火了,一定會很冷很冷。
” “只要心熱就行,心臟在跳動,人就不會感到冷。
”
【第3句】:永不停息的海浪聽起來簡直像是一種優美的音樂在伴奏。
【第4句】:他們夜以繼日地航行,不知過了多少周、多少月,有時穿過風暴呼嘯的大海,有時駛過波平如鏡的大洋,天空有時月明星稀,有時漆黑可怕,有時驕陽高照。
感想:獨立自強,不能永遠在父母的懷里長大
【第8句】: 西游記 吳承恩 好詞好句:翠蘚堆藍,白云浮玉,光搖片片煙霞。
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
乳窟龍珠倚掛,縈回滿地奇葩。
鍋灶傍崖存火跡,樽罍靠案見肴渣。
石座石床真可愛,石盆石碗更堪夸。
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
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象個人家。
內容:唐僧師徒四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到西天取經 感想:團結很重要,四個人如果沒了一個,他們可能都到不了西天
【第9句】: 《魯濱遜漂流記》 丹尼爾·笛?! 『迷~好句:永不放棄,魯濱遜奠定了生活的基礎
內容: 風暴、海嘯,全船除魯濱遜外,無一幸免。
魯濱遜是個偉大的人,是個堅毅的人,他孤身一人在這個荒蕪人煙的孤島上生活了28年。
他敢于同惡劣的環境作斗爭,勤奮勞動,竟把小島經營得有條不紊。
他在逆境中鍛煉了自己,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業
感想:只有堅持才能勝利,只有實干才能擺脫困境,實干比信念更重要……我的人生也會隨著這本書而起航,在人生的航海中,勇敢前進,永不放棄
【第10句】: 《 童年》 作者:高爾基 內容:《本書通過講述阿廖沙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
主要人物有:阿廖沙 聽外祖母講故事,還有樂觀純樸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獻身于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情”,都給過阿廖沙以力量和幫助,使他在黑暗污濁的環境中仍保持著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并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
感想:黑暗后總是光明,我們要學會“等待”
邊想邊找邊打,花了很久啊,希望采納,多加點分啦
家長的讀書感言300字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古人經過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來的一句話。
體現的哲學思想是“知行合一”。
在早期哲學思想里,主張“吾日三省吾身”,以思為主,也以讀書為主。
但是慢慢地人們發現光讀書不能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很多問題。
把“讀書”與“行路”關系作個比喻:“讀萬卷書”好比人們通過一個窗口看到了知識和能力的金山,但要想真正得到知識和能力這個金山,還要靠走出門去“行萬里路”。
讀書一方面能夠使我增長知識,學習到別人的經驗,但同時也給你的頭上加了一道“緊箍咒”(這是經驗的特征,經驗越多,人們頭腦受到的束縛越多,創新意識越差)。
“讀萬卷書”之后,只有“行萬里路”,走出去親自看一看,體驗一下書中描述的情景,你才會發現書中所說的不及體驗的千分之一,同時也使你理解了作者對這種情景的感受并同自己的感受加以比較,從而放大你的知識,只有這時讀書的效果才能體現出來。
所以說:讀書好比一個放大鏡,不管你心中的知識是“真”是“假”,它都會放大若干倍(當然,讀書越多,放大倍數越大)。
只讀書不行路,你受到地束縛就越來越多,好比吃多了飯不能消化吸收,只能是累贅,不但無益而且“害人不淺”。
宋代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中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正是這一思想的表述。
當然這種說法也是對紙上談兵的有利抨擊。
作為春秋戰國時代名將趙奢的后代趙括。
自幼熟讀兵書,對很多兵法都非常了解,而且他“夸夸其談”,特別擅長表達,將當時的國王說得都深以為然。
但是在實際戰爭中,卻一戰而敗。
這說明從紙上,從書上得來的東西,是不完全可靠的。
真正有效的東西,一定要從實踐中得來。
其實中國古代很多名將,都是在理解兵法的基礎上,應時而動,應勢而動,總結出適應當時戰爭特點的戰術來,才取得了最終的戰爭的勝利,甚至在兵法史上留下自己的名聲。
古之名將固然如此,岳飛、戚繼光,乃至后來太平軍中的出色將領,皆是如此。
所以說紙上談兵是無效的,是“盡信書不如無書”,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將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才是最好的學習和實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