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船比賽第三名感言
帆船比賽一般賽幾輪?
您好: 帆船項目比賽器材 比賽用的帆船通常是由船體、桅桿、舵、穩向板、索具等部件構成的小而輕的單桅船。
帆船分穩向板型和龍骨型兩類。
穩向板型帆船輕快靈活,可在淺水中行駛,奧運會項目中的芬蘭人級、470級、托納多級等均屬此類,是世界最普及的帆船。
龍骨帆船也稱穩定舵艇,體大不靈活,穩定性好,帆力強,只能在深水中行駛。
奧運會項目中的星級、鷹鈴級等均屬此類。
托納多級(Tornado) 又稱龍卷風型或卡塔馬型,屬多體艇一類。
該型號于1966年由英國的馬奇設計制造。
船身為雙體艇,最長處
【第6句】:10米,最寬處為
【第3句】:05米,重達148千克。
艇上有兩個帆,主帆(后帆)的面積為21平方米。
由2名運動員駕駛。
托納多級帆船的速度很快,其最高時速可達30海里,相當于每小時
【第55句】:6公里。
于1976年被列入奧運會帆船比賽項目。
星級(Star) 屬于龍骨船。
船帆上的標志是一顆五角星。
船身最長處為
【第6句】:92米,最寬處為
【第1句】:73米,吃水深0.925米,重量達662千克。
由2名運動員駕駛。
在1932年第10屆奧運會上被列入奧運會帆船比賽項目。
鷹鈴級(YingLing) 屬龍骨船。
船身最長處
【第6句】:35米,最寬處
【第1句】:73米,重200千克。
鷹鈴級帆船由3名女子運動員駕駛。
在2004年第28屆奧運會上被列為奧運會帆船比賽項目。
470級(470) 470級帆船全場為
【第4句】:7米的一種傳統--設計的雙人競賽帆船,船帆標志“470”。
船寬
【第1句】:68米,重115千克,帆面積
【第13句】:28平方米。
芬蘭人級(Finn) 20世紀40年代,瑞典人R-隆一比設計出一種單人帆船,船帆標志“≈”。
船長
【第4句】:50米,寬
【第1句】:51米,吃水深0.85米,帆面積
【第10句】:6平方米(只有主帆),船重145千克。
1952年被列入第15屆奧運會比賽項目,后歷屆奧運會均設此級別。
激光級(Laser) 男子單人艇,船長
【第4句】:23米,寬
【第1句】:37米,重59千克,帆面積
【第7句】:06平方米。
1996年被列入奧運會項目。
激光雷迪爾級(Laser Radial) 女子單人艇,是激光級別的一種型號,船型同男子激光級完全相同,只是桅桿上部較短,帆面積較小,適合青少年及女子帆船運動員。
2008年被列入奧運會項目。
49人級(49er) 一種雙人駕駛的高速艇,船長
【第4句】:9米,帆面積60平方米(包括球形帆)。
2000年被列入奧運會項目。
帆板(RS:X) 長
【第2句】:79米,寬0.93米,重13千克。
這是在2004年底的國際帆聯年會上確定的一種新型帆板,用來取代米斯特拉級帆板,并將于2008年奧運會上作為正式的比賽項目。
它的板長介于米斯特拉級和翻波級帆板之間,是一種環境適應性較強的板型。
目前奧運會帆船比賽都采用奧林匹克梯形航線或是迎、尾風航線進行比賽。
帆船原為男女混合項目,從1988年奧運會起男女分開設項。
1988年漢城奧運會設立了女子470級的比賽。
2004年索林級從奧運會男子項目中被刪去,取而代之亮相的是女子鷹鈴級的比賽。
2004年第28屆奧運會設男子米斯特拉級帆板、女子米斯特拉級帆板、芬蘭人級、激光級、男子470級、女子470級、49人級、托納多級、星級、歐洲級、鷹鈴級11個項目,共有400名運動員參加比賽。
每個協會每個項目最多1條船參加。
2004年第28屆奧運會的帆船比賽一共有11個小項,其中男子4個項目,女子4個項目,另外3個項目是“公開”的,即男女運動員可以同時參加比賽。
帆板運動的迅速發展引起國際體育組織的高度重視。
1984年第23屆奧運會列入一個帆板項目,1992年第25屆奧運會列入男、女帆板兩個項目。
從第23屆奧運會開始,帆板項目已經四易級別。
在第29屆北京奧運會上,RS:X將作為新的帆板級別,分別有男子和女子2個項目。
在帆船賽事中,共有9個級別11個項目。
其中有很多項目的帆上,就寫明了船的級別。
比如帆上如果標識“49er”,那就是49人級;標識了“470”則為470級;標識了“Y”就是英凌級。
標識了一顆星星就是星級;激光級和激光雷迪爾級,除了帆是白色的之外,也會有一個像太陽一樣的圖案,周邊還有放射狀的線條。
芬蘭人級的標識像兩條藍色飄帶,兩條波浪線大體呈平行狀;托納多級是帆船級別中惟一的多體船,也是速度最快的帆船,帆上標有類似T型的圖案。
帆船項目比賽規則 名次計算 奧運會、世界帆船錦標賽和中國帆船錦標賽通常都采用奧林匹克梯形航線。
奧運會運動員限額為400名,參賽船只為270條。
每個國家每個項目只允許一條船參賽。
帆船競賽共進行11輪(49人級16輪),前10輪(49人級前15輪)選其中最好的9輪(49人級14輪)成績來計算每條帆船的名次。
每一輪名次的得分為:第一名得1分,第二名得2分,第三名得3分,第四名得4分,以此類推。
前10名的船進入決賽。
每條帆船在每一輪比賽中的名次得分相加,就是該船的總成績。
總成績得分越少者名次越前。
競賽 國際帆船比賽規則規定,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可以自帶船和帆,只要經過丈量委員會按級別規定丈量合格者,均可參加比賽。
奧林匹克梯形航線有兩種繞標方式,一種是外繞,一種是內繞。
外繞的競賽航線順序是:起航-1-2-3-2-3-終點;內繞的競賽航線順序是:起航-1-4-1-2-3-終點。
帆船比賽根據比賽時的氣象水文情況確定賽場的大小。
不同級別的比賽用時不同,一般在45~90分鐘之間。
帆船比賽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為集體出發的“船隊比賽”,另一種為兩條船之間一對一的“對抗賽”。
奧運會帆船比賽都是采用“船隊比賽”的方式。
起航信號發出后,賽船的船體、船員或裝備的任何部分在通向第一標的航向時,觸及起航線,即算“起航”。
起航信號發出前,賽船的船體、裝備或船員身體的任何部分觸及起航線或其延長線,均為“搶航”。
搶航者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按規則規定的方式返回到起航準備區重新起航。
參賽帆船的船體、裝備或運動員身體的任何部分,在按照規定的比賽航程上繞過了所有規定的標志并觸及終點線時,該船即為結束比賽。
信號與避讓 帆船比賽的信息交流方式是展示“信號”,包括視覺信號(國際航海通用代碼旗)和聽覺信號(音響)兩種,而且以視覺信號為主要依據。
帆船競賽規則規定了比賽進行中的各種信號和避讓辦法,以免碰撞和發生事故,競賽的帆船必須共同遵守。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公平航行”,必須以高超的技術和最大的速度去贏得勝利,不允許試圖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勝。
在競賽航行細則中還規定航程和繞標的方向,所有帆船必須按規定的一側繞標,否則以未完成比賽處理。
如果帆船在競賽中犯規,則要按“競賽規則”,“航行細則”等規定接受懲罰,然后繼續比賽。
裁判船是在帆船比賽中用于組織和指揮的設施。
所有的“信號”都是在裁判船上展示的。
在起點船信號旗桿上升起某一個級別旗時,表示準備出發,為該級別的預告信號,離起航還有5分鐘;升起“P”旗(或者I、Z和黑旗),表示離起航還有4分鐘;降下“P”旗(或者I、Z和黑旗),表示離起航還有1分鐘;降下級別旗并伴隨一聲音響信號表示起航。
在打開起航線之前,帆船搶先通過起航線者,為搶航,個別召回重新起航。
如果有較多的帆船搶航,裁判員無法辨明搶航帆船時,則全部召回該級別所有帆船,重新起航。
帆船從5分鐘準備信號開始,必須遵守競賽航線規則和航行細則。
注意事項 帆船比賽在海上進行,而海上情況比較復雜,因此,運動員必須會游泳,并能游較長的距離。
此外,運動員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以適應長時間海上風浪的考驗。
國際帆船比賽,經常在強風中進行,風速每秒10~15米,既要保持航向和把握航速,又要避免翻船,這就需要運動員盡力去控制帆和船,保持船的平衡。
同時又要以清醒的頭腦去掌握周圍的環境、水的流速、流向和氣流變化。
在參賽船只較多的情況下,運動員必須熟悉競賽規則、避免犯規。
此外,運動員還必須懂得檢查、整理船上的裝備,尤其是調整帆具,以獲得最大的動力. 奧運會帆船比賽采用11輪的系列賽制(49人級為16輪),每個項目的比賽由系列賽和之后的一輪獎牌輪比賽組成。
獎牌輪比賽將安排在為每個項目預定的頒獎日舉行,屆時,全部日程中的至少六輪比賽已經于此前完成。
每個項目系列賽前十名的參賽船將晉級獎牌輪。
晉級的參賽船必須參加獎牌輪的比賽。
獎牌輪將使用現場裁判。
競賽航線將從起點經過若干個浮標后到達終點。
有的航線可能需要多次經過相同的浮標。
航線有很多種,每次比賽的具體航線將在《航行細則》中規定。
打開起航線后4分鐘,參賽船如果沒有起航,則被視為未起航(DNS);起航信號發出時,如果參賽船已進入起航線的競賽航線一側,而且沒有返回并重新越過起航線,將被視為搶航(OCS)并且取消其資格。
系列賽中最差的一輪成績可以去掉,但是獎牌輪的成績不能去掉。
參賽者在系列賽中取得的總成績(去掉最差一輪的成績)將帶入獎牌輪。
獎牌輪比賽將實行雙倍積分,即第一名積2分,第二名積4分,以此類推,并且該積分將計入之前的系列賽積分。
若獎牌輪之后的總成績出現平分的情況,將視獎牌輪的成績高低決定最終成績。
如果未能完成獎牌輪,則按照之前的積分決定最終成績(按照一般方式)。
運動員或官員可以在每日比賽后的抗議時間內提出抗議,然后,由國際仲裁通過一系列聽證做出判決,比賽得分將可能因取消資格或得到補償而進行調整。
具體請參考:
在帆船比賽中如果逆風帆船怎樣行使?
10月29日
帆船競賽是怎么計分的
B 29號
各式帆船的尺寸
火球型帆船 屬穩向板帆船一類,是帆船比賽項目。
火球型帆船船身最長處為
【第5句】:93米,最寬處為
【第1句】:35米,不包括裝備的艇身重量約為
【第79句】:40公斤。
火球型帆船有三個帆:主帆、前帆、球形帆。
由2名運動員駕駛。
這種帆船易于制造,設備簡單,行駛輕快。
龍型帆船 屬龍骨船一類。
龍型帆船的帆上有“D”字字樣,船身最長處為
【第8句】:9米,最寬處為
【第1句】:9米,船身重達1700公斤。
龍型帆船由三名運動員駕駛,1948年至1972年曾7次列入奧運會帆船比賽項目。
托納多型帆船 又稱龍卷風型或卡塔馬蘭型,屬多體艇一類。
船身為雙體艇,最長處
【第6句】:10米,最寬處為
【第3句】:05米。
艇上有兩個帆,主帆(后帆)、前帆。
由2名運動員駕駛。
托納多型帆船的速度很快,其最高時速可達30海里,相當于每小時
【第55句】:6公里。
于1976年列入奧運會帆船比賽項目。
星型帆船 屬龍骨船二類艇。
星型帆船帆上的標志是一顆五角星。
船身最長處為
【第6句】:92米,最寬處為
【第1句】:73米。
由2名運動員駕駛。
1932年起列入奧運會帆船比賽項目,當年美國的“丘比特”號首次獲得該型號奧運會金牌。
暴風雨型帆船 屬龍骨船一類型。
帆上的標志為“T”。
船身最長處為
【第6句】:68米,最寬處為2米。
該帆船由2名運動員駕駛。
1972年時,暴風雨型和索林型一起列入奧運會帆船比賽項目。
索林型帆船 屬龍骨船一類型。
系挪威人索林設計,因而命名為索林型。
船身最長處
【第8句】:15米,最寬處
【第1句】:90米,重達1035公斤。
艇上有三個帆,主帆(后帆)、前帆、球形帆。
索林型帆船由3名運動員駕駛。